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三章:阅兵的深远影响(第 2/2 页)

    这次独七旅强大的阵容彻底震撼了所有观礼的来宾,6个步兵方阵3个骑兵方阵以及3个其它方阵,虽然总兵力不过四千多人,但是这四千多人在集宁城东走这么一趟所产生的效应不比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小多少。

    大仗在这个年头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了,现在大半个中国都在打仗,从东北的茫茫林海到西北的草原沙漠,从祖国的沿海到内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山东丘陵再到山西高原,似乎到处都是战场。隆隆的枪炮声似乎要将这五千年的文明彻底摧毁,更要将这亿万华夏儿女撕得粉碎。

    大仗小仗,胜仗败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老百姓已经分不清到底是真是假了。经常国民政府的电台刚刚说某地守军将日寇打的落花流水,歼敌无数。但是很快就传来消息,该地区刚刚已经被日军攻占,守军全军覆没。

    因此老百姓的神经已经被锻炼的相当坚韧了,甚至对于政府的某些公告彻底免疫了,正因为如此,一些普通的胜仗已经很难引发老百姓的兴奋点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政府传来的消息是真的假的。

    但是阅兵却不一样,阅兵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鼓舞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点陈锋比任何人都清楚。例如苏德战争时期苏军冒着炮火在红场举行的那次大阅兵,可以说是那场阅兵拯救了苏联。

    当时苏德两国的形势几乎就是现在中日双方的翻版,由于准备不足,苏军在战争一开始就处处被动,开战短短半年的时间,苏联就将西部所有的工业区都丢了,更严重的是数百万大军被德军歼灭或者俘虏,整个国家风雨飘摇,随时都可能被德国覆灭,一点都不比现在的中国好多少。

    在残酷凶狠快速推进的德军面前,苏联军民的抵抗是那样的无力。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依然无法阻止德军进攻的脚步,直到“莫斯科战役”,在苏德战争进入到白热化和取胜的关键时刻,莫斯科面临着沦陷和被德国纳粹军队疯狂的进攻。

    1941年11月,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期,180多万德军,1700多辆坦克,1390多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业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先锋机械化部队最近距莫斯科仅有25公里了。为了鼓舞苏联士兵的士气,斯大林等苏联高层毅然决定:传统的十月革命节阅兵照常举行。

    当时纳粹德军已经到达莫斯科附近,但斯大林决定如常举行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受阅部队接受完检阅后随即开赴前线作战。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实弹阅兵,受阅部队全部派发真弹药,而且阅兵仪式结束后直接开赴战场。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

    但是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的奇迹”,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覆盖着,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的双肩和后背都是雪。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部队,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了最高统帅们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

    在危机时刻,即使侵略者的炮声如雷,即使前线苏军将士用血肉换回的阵地依旧在反复的争夺中频繁易手,即使侵略者的脚步已经离红场不远。

    但是英勇顽强的苏联军民还是昂首阔步的通过红场阅兵走向前方的战场,莫斯科红场阅兵无疑用蔑视侵略者的姿态通过阅兵激励起苏军将士的士气,在苏军最关键的时刻,在苏联能否抵抗住侵略的时刻,给所有参加阅兵的将士注入了强大的士气,而真是带着这强大无畏的士气激发起斯拉夫民族北极熊般的毅力和斗志,与德国侵略者殊死搏斗。

    与当时的苏联一样,此时的中国也面临着强邻日本的空前挑战,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在此背景下,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式必将极大的提升全国人民战胜危机,克服困难的信心。

    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都会起到积极和广泛的作用,雷霆万钧、气势如虹的军力必将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停止小动作,让日军同样不敢轻举妄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