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福田英夫(求订阅)(第 1/2 页)
最重要的是芙蓉墩镇距离湖口县城实在是太近了,满打满算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一旦那个支那魔将心血来潮,103联队就可能吃大亏。
第103联队长福田英夫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军人,矮矮的个子,大大的脑袋。身材壮实而有力,浑身散发着血腥的气息。不同于出身东京的商圈的士兵们,福田英夫大佐出身在日本东北北海道地区的山区,自小父母双亡。是靠他的哥哥和嫂子抚养成人。
十二岁的时候,哥哥把福田英夫送到了当地的学堂学习。而福田英夫也算争气,十六岁就考上了东京陆军幼年学校。毕业后在第7联队第一小队当了两年军曹,随后又通过个人努力进入陆大深造。
昭和2年福田英夫以第三名的成绩从陆军大学毕业,同年就被任命为第47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中队付。随后又被调到关东军担任中队长,由于作战勇敢,3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陆军中佐了,在当年毕业的那批毕业生中他算是爬得最快的几个军官之一,而他仅仅只是一个平民。
从31年开始一直到77事变以来,福田英夫都是在东北地区同抗联作战,他十分喜欢东北地区的气候,而且也十分擅长在那种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作战。
但是由于战事的需要,日本政府开始大量的扩军,而扩军的基础就是那些老牌师团。一般是从一个老牌师团中抽调一个联队。并且以这个联队为骨架搭建新的乙等或者丙等师团。同时也有一种方法是从一个老牌师团中抽调一个绝对的主力作战大队,同该师团的预备役士兵编组成一个新的旅团。
而第101师团则是这两种的混合体,101师团的骨干力量是从第一师团中抽调来的,但是组成第101师团的士兵大多数是来自第一师团的退伍军人和东京城内的男丁,福田英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调到101师团的。
尽管尹东政喜很不喜欢103联队,但是却很看重平民出身的福田英夫,因为福田英夫本身在日军中就是一个奇迹。因为在日军中升迁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情,明治维新后日本海军由萨摩藩把持,陆军则由长州藩把持。山县有朋、桂太郎、田中义一等陆军中坚人物,无一不是出自长州。非长州籍人士休想晋升到陆军高位。
而福田英夫能以一介平民,且非长州藩人士,在短短十几年内就晋升为陆军大佐,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完全可以作为年轻人的楷模和榜样。在日本军中还有一位这样的榜样人物,那就是正在华北作战的阿部规秀中将,因为阿部规秀是日本陆军中仅有的没有读过陆军大学的将军。
尹东政喜之所以看重福田英夫,主要是看中了他的指挥才能。第101师团之所以能在短短两个月内打的国民政府毫无还手之力,数十万大军驻守的沿江防线竟然被波田支队以及101师团组成的攻击集群接连突破。一方面是因为中日之间绝对的差距以及短时间难以弥补的悬殊的力量,另一方面就是靠尹东政喜中将出色的指挥。
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这些出色而又经典的战例都是尹东政喜中将和福田英夫共同制定的作战计划,而其中又以福田英夫为主。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