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5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5)(第 2/2 页)

    霍夫曼同意了这个请求,决定从1945年3月起,在关闭4号坦克生产线基础上,将豹式全线转产豹2(此前虎式早已全部转产虎2、虎3),手头虎式可向各轴心盟国出售。

    现在不仅是日本、意大利、伊朗,连罗马尼亚、匈牙利、法国、西班牙、比利时、伊拉克等都买了一些虎式回去,大多数国家是为了充门面,只有法国还想着拿回去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为本国坦克工业创造点什么又价值的产品——单纯为德国打工、装备不是法国人应该具有的地位。

    甚至囊中羞涩的西俄也对虎式跃跃欲试,英国人其实也想要,但实在拉不下脸开口——既然你不开口,军备部就装不知道。不过施佩尔很清楚,只要英国人想买,柏林不会卡住不放的——处理完这2000多辆虎式才能回收资金,为后续军备生产开辟道路。

    对于t-44/100的整体设计和数据性能,政治局众人都表示赞同,斯大林希望能够在1945年3月份实现量产,数量不小于150辆/月。这种迫切要求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苏维埃这几个月来为筹集粮食度过难关,逼不得已时把b2柴油机、t-34坦克底盘都卖了好大一批给日本,再不赶紧对坦克进行升级换代,别说比不上一直压制自己的德国,就连对日本的技术优势也会逐步丧失,这才是可怕的后果。

    比起卖给日本,斯大林更愿意卖给中国的国共两党,可惜这两家都拿不出太多钱、太多粮食来交易坦克,而且贸易道路被日本人把持着,只能面向日本进行交易。不过他也将手头一批过时的t-26\t-70\装甲汽车\老式榴弹炮\马拉重机枪卖给了中国方面,日本只按标准抽了通行税和服务费就将货物运输到了指定地点,其他没有任何阻拦。

    这种做派让斯大林越发不敢忌惮:日本在印度的统治正在持续巩固中,在华谋求退出,这么庞大的力量既不裁撤又不用于其他方向作战,是不是准备将矛头对准苏维埃远东部分?

    除中型坦克外,他对重型坦克设计格外上心,几个军方将领对此也表示热衷:现在苏维埃搞不了数量建军,也玩不起大纵深突击战役,但搞质量建军、维持短促突击却可以尝试下。

    于是便有了is-3重型坦克(见下图),最开始有两种设计,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第一种是科京小组的设计,亮点在于新型首上装甲——由两块很大的装甲钢板焊接而成,中间突起,可使车首前装甲在面对从正前方入射炮弹时获得更大倾角,增加跳弹概率。不过后面炮塔沿用了is-2设计,只将炮塔前装甲和防盾厚度增加到了180mm,为平衡吨位上升,科京试图安装600-650匹马力的大功率发动机,甚至通过秘密渠道向美方求援。

    美国虽有600-650匹马力发动机设计,也愿意向俄国输出,但无论尺寸还是重量都超过了设计规范,最后只好继续沿用b2的后续改型——в-11-nc-3柴油机。

    第二个设计是转移到后方的基洛夫工厂提出的,特点在与众不同的球形炮塔(杜霍夫设计),该炮塔宛如一个扣过来的汤锅,容易使穿甲弹发生跳弹,比侧面垂直的炮塔防弹能力更强。这种球形炮塔外形虽然厚度为150mm,但却显著减小了炮塔内部空间,该设计中,车首前上装甲采用的依然是单一倾斜装甲,但厚度达110mm。

    总体而言,科京的设计使坦克车首避弹性能增强,基洛夫工厂的设计使炮塔避弹能力增强,圆滑马雷舍夫深知两家哪家都不能得罪,同时也觉得各有各的道理和长处,便要求把具有较好防弹外型的科京型车首和杜霍夫炮塔结合起来。

    在皆大欢喜的情况下,新式重型坦克诞生了,这就是七〇三工程重型坦克——is-3坦克的原型。

    众人看了设计图、听取了有关介绍和补充说明,为生产is-3重型坦克开绿灯,要求进一步优化性能,从1945年5月起每月生产不少于50辆,一旦国民经济有所改善和提升,准备将生产数量迅速翻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大清要完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秘密部队之龙焱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全唐诗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