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继续鼓吹(第 2/3 页)
英国的宣传手法,和后世的造星造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被塑造者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经过媒体一鼓吹,这知名度就蹭蹭地往上窜。
丘吉尔上次为了推卸敦刻尔克战败的责任,就大力宣传过,隆美尔在英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现在丘吉尔又把隆美尔抬出来,放在神龛上使劲鼓吹。
英国民众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转移,大家纷纷去关注隆美尔了,茶余饭后谈论的也是隆美尔,隆美尔的战神形象潜意识地默化了英明全体民众。
丘吉尔成功了,全英国的民众都不由自主地认为,英国败在在隆美尔的手里,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丘吉尔所付出的不过一些报纸和媒体的版面,这对大英帝国并没有实质上的损害,只是英国把敌人神话了而已。
战时内阁的声誉保住了,英国的政局稳定了,这就是政治,一个充斥着谎言,欺骗和肮脏的地方。
……
法国关于隆美尔指挥的马耳他岛的报道也不算少,因为隆美尔是法国总督,法国媒体必须要把隆美尔塑造成为战无不胜的英雄,同时还要塑造隆美尔的勤政爱民。
法国媒体这样做肯定是想借隆美尔的威望来稳定法国的局势,隆美尔在战场上从胜利走向胜利,绝对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军事上的失败,必定会让人心涣散。
德国关于隆美尔的报道有,但并不多,反而是关于苏联在边境布置重兵的消息多,德国媒体开始在媒体上指责苏联蓄意侵略德国。
任何战争开打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宣传,首先是突出己方的正义性,指责对方的邪恶。
希特勒一直对进攻苏联情有独钟,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隆美尔这个穿越者也不行,隆美尔经营好非洲和法国,就成为他唯一的选择了。
再说美国,关于隆美尔在马耳他岛战役的报道,那就是铺天盖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于美国媒体的控制很少,那美国的媒体为什么也大肆报道隆美尔呢?
其实这都是电影惹的祸,好莱坞的两家电影公司,不是拍辆两部关于隆美尔的电影吗?这两部电影全是彩色大制作电影,两家电影公司甚至远赴法国,找隆美尔要了两个装甲师来拍这两部电影。
这两部电影已经杀青有一段时间了,后期制作也快完成,上映在即。电影上映之前要宣传啊!现在有隆美尔在马耳他岛的胜利,两家好莱坞公司岂会放过这样好的宣传机会。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