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九十七章 土豪西北(第 2/2 页)

    没错,就是土豪,兴建一个城市,还是一下子兴建了200多个,哪怕北洋的军官,不认可每一个城市都有石家庄这么防御力,石家庄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但是不可否认,那些城市,都是比较大的,还使用了大量的材料 ,建设了大量的工厂,只是这个就投入不少。还有扩军,西北听说有400万的军队了,还有各地修铁路,建设的城市。

    如果说,这些算的上投资的话,那么另外一些传说,就纯粹是乱花钱了,听说在西北,孩子上学不但不要钱,每天还解决一顿午饭,两瓶牛奶和一些糕点之类的,弄得人人都想去西北,这也是只有少部分属于是中华的精华地区的西北,却拥有超过3亿居民的根本原因。

    教育,永远是投入最大的,这一点哪怕贵为北洋军的高级军官,在场的诸位都非常的清楚,当时就有老夫子叫嚣,西北这明显是挂羊头卖狗肉,肯定是打着免费教育的旗号,在骗人,人少了还可以支应,人多的,就不可能了,这样的论点,非常有市场,以为这么多人涌过去,西北的政策肯定吃不消,可是谁能想到,西北不但承受下来,轻而易举的承受下来了,甚至因为庞大的投入和人员,变得日渐发达了起来。

    这是所有北洋政军人士看不懂的,有明白教育投入的,以北洋现在的人口和儿童数量,做了一个类比和总结,愕然的发现,就北洋,确切的说,只是北京这一处,地方,按照西北的教育这么投入的话,免费教育,免费午餐,同样的标准,每年花费的资金,足以武装12个镇。

    这不是北洋的全部实力,可北京也不是北洋辖下所有的地盘啊,西北控制的地盘更大,人口更多,全民义务教育之下,孩子的数量可能多达1亿以上,这可是比北京全部适龄的,要多上数十倍,那就是说,西北居然把可以装备几百万人的资金,投入到了义务教育之中。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义务教育有什么用,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大的资金,有这个投入,还不如放在军事上面,这些超过14岁的少年,不正是士兵的最好人选么,西北居然把当兵的年纪,确定在18岁,并且有机会上技校,高中,甚至是大学的,可以免除当兵。

    事实上,这些北洋的政治军事人士,计算西北教育投入,是有一点正确的,但是数额上面,却相差的较远,按照目前,装备一个镇,180万的数字来算,其中武器的投入大概是150万左右,包括了2万支步枪,每一个18元,一部分轻重机枪和火炮,子弹等等,即便加上薪水,伙食和开拨费,也不过是这个数字,一百倍,也就是1.8亿。

    在包头时代,只是包头附近,山西,蒙古的各一部分,西北的教育投入就已经超过1亿了,目前西北适龄的儿童1.18亿人,平均每个人,每年的投入大概是360西北元,这已经超过了西北之外,不少家庭的收入,至于夜校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再就业教育,这些加在一起,西北在1913年教育总投入是819亿西北元这笔钱相当于400多亿美元和80多亿英镑,也就只有西北才有这个实力投入这么庞大。

    就如同乞丐在考虑皇帝吃什么的时候,只会说皇帝顿顿有肉吃,或者两个白面馒头,不会饿肚子之类的。皇帝也会感慨,灾民们饿肚子了,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这样的话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西北从最开始,就如同德国一样,立足于教育,虽然没有宣扬,西北的胜利,是建立在学校的将课桌上面的,却从实际出发,不停的加大教育投入,正是这个持之以恒的投入,让西北发展仿佛是插上了翅膀一样,飞一样的勇攀高峰,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和技术革新井喷,技术工人和科研队伍的实力也是不断追赶世界顶尖潮流。

    喊出了西北土豪之后,整个车厢之中,一片寂静,然后有人笑,有人木然,有人若有所思,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大讨论,似乎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所有的北洋军官,都想到了此时此刻他们的现状,他们来到西北,不是来耀武扬威的,是在袁世凯的带领下,签署城下之盟的,虽然大部分人不认可这个城下之盟,可谁也无法改变袁世凯的想法,而凭借着这个大讨论,不但把西北的实力逐步清晰化,也说出了西北强大的根源,没错,就是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