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西北大学之行(第 2/2 页)

    陆军中国不怕,中国本身就拥有陆军的传统,庞大的人口,本身就是谁也无法带来的优势,稍稍武装一些,哪怕是弱一点世界平均水平,也可以力压整个世界,拼人来说,中国不惧怕任何人,这一点从陆军众多战斗就可以看出来,杨元钊唯一担心的就是海军,海军跟陆军不一样,陆军一定数量的陆军,在指挥没有出现问题的前提下,不可能全军覆没,固定防御,只能够用人去拼,可海军不一样,一旦有了巨大的优势,如同,幻想级的加勒比海之战一样,代差之下,几乎是无损的平推。

    中国的海军很强大,可毕竟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战争的考验,航母比战列舰强大,可是航母目前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除非是弄出来,都不是杨元钊来的目的的,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的雷达。

    杨元钊专车当然拥有西北大学的通行证,每一次杨元钊抵达这里,都是悄悄的来,直接的前往雷达实验室,这是中央政府跟西北大学共同出资兴建的大型标准化实验室,总投资超过了37亿,其中各种最简短的无线电和半导体机器,在这里应有尽有,承担着包括目前最主要的机载雷达项目在内17个雷达研制和改造项目。

    如此规模庞大的实验室,当然也拥有一流人员配备,19名教授,53个副教授,讲师及以下300多人,还有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在内的,最少2000多人的团队,这是一个庞大,而分工明确的实验室。

    雷达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相当的快,最早的雷达项目,是在一体机和特拉斯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大师级科学家的作用就是如此,一旦他开了一个头,设立了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方向之后,哪怕是弱一点的科学家,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反而容易许多。

    雷达是无线电的应用技术,虽然起点很高,可是它的功效,更多的是来源于半导体材料的进展,就比如运算器来说,西北从出现雷达的运算器到现在,已经发展了8代,每一代之间最少有3倍以上的差别,最初的和目前的,几乎差了上千倍,这样运算速度,让雷达可以处理的数据更加的精细。

    雷达的数据,每多一条雷达波的计算,就会带来更加精确的结果,可是这对于运算要求极高的,按照雷达的时间和固定的无线电波的速度,可以算出来比较精确的距离的,这一点度量衡和时间越精确,最终的结果就会越精确,可是当多个点,甚至是无穷多个点的时候,雷达的计算压力就会不停的增加的,最终上升到无法计算,甚至是死机的程度。

    雷达的基本运行模式,就是向一个方向发射一缕无线电波,然后遇到阻挡按照反射回来波的时间,推算出目标的大小,就跟用点勾勒一幅画来说,聊聊的几笔,最多就是一个简笔画,可是细细的勾画,一点点的把整体给点出来,那就是一个相当栩栩如生的画作。

    雷达也是一样,为了精准的判断目标,必须要多个点位,在最初的时候,雷达在显示器上面显示的,只是一个点,这样别管多大的东西,只要被反射,就会出现一个目标,这也是早期雷达的弊端,往往大规模的锡箔纸,会让显示器上面,出现无数的光点,以干扰雷达的测量。

    中国在雷达的研制上面,在获得了这么一款原始的雷达之后,并没有把他投入到军事应用之中,而是继续研究,最少弄出来10点以上的测距,能够基本上勾勒出物体的形状的雷达之后,这才投入到运用之中。

    正是这种严禁,让雷达从投入到军队之中,就没有后世雷达那么多的毛病,不但精确度很高,还能够把一些飞鸟给分割来开,误报和错报率一直都保持着比较低的水准,成为了海军和空军最喜欢用的探测武器,很多海军和空军的新的训练科目,基本上跟雷达有关系。(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不是吧君子也防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蜀汉之庄稼汉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江湖三女侠 撩神[快穿]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沉香雪 我在木叶练吐纳 谍影:命令与征服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 将军家的农门悍妻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全9册) 星星眨着眼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