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统一契机(第 1/2 页)

    在张孝淮的推动之下,参谋部迅速的行动起来,大部分的参谋都直奔档案室,参谋部统率整个西北军事训练和战斗预案,依靠的就是情报和信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孙子兵法在几千年前就提出来的,在现代战争之中,依然有效,只有明白了自己的实力,再了解了对方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够根据客观规律,确定战术,这是最科学的方法,即便到后世,也是这样做的,战争虽然因为科技的发展,变得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可是如何保证自己全盘掌握的战场局势,把对方打成聋子和瞎子,一直以来都是战争双方所追求的。

    情报局,军方,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之中,通过各种的渠道,调集的大量的信息,不但包括了革命党每一个师的军官,也包括了大部分的战斗人员,一些技术兵种和装备,也是必须要把握到的,无数的密探和情报人员,积少成多的调查,形成了超过百万卷的资料,而这些会成为接下来的根本。

    参谋们,不可能有时间,把百万的信息,全部都拿出来,进行分类组合,这没有时间,好在,参谋部把很多的工作都走在前面,在调查革命党的情报的时候,有针对的,还做过一些小小的预案,多是一些总结性质的,这些加在一起,就成为了对革命党的大规模预案的基础了。

    短短的几年,西北军从一个普通的民团武装,逐步的崛起,经过了训练和装备的改变,跟所有中国军队完全不一样了,借助着无线电,先进的参谋系统,加上无孔不入的情报,很多时候在战争没有爆发之前,就已经提前做好了一系列的预案。一方有准备。一方只是仓促应对,对一切情况都茫然不知,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参谋部这边,拿出了之前半成品。逐步的构筑最基础的应对方法的时候,石磊继续的坐镇情报局,统辖情报局的接下来的工作。找到了日军的两个旅团,情报局在山东方面的任务,就剩下确定日军主力的进行方向和速度。防止对第一军突然的袭击了。

    大军的突进,不用刻意的来观察,日本人也不会脑残到化整为零,这样情报人员的安全度大大的提升了,准确度也在上涨,他们只是负责山东河北交界的地方,一旦越过了山东的地界,就属于是战区了,不用他们出马了,第一军的侦查部队会把侦查工作接手过去。他们只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既然山东这边,暂时不需要情报局多做什么,只是静静的等待,等待的日军撞上山东构筑的铜墙铁壁,眼下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革命党又出了这么个幺蛾子,不自量力的想要挑战西北的铁路节点,虽然西北从上到下,都不认为革命党能够突破的防御。攻击到西北的节点,但是必要的重视还是要有的,很自然的把目标放在了南方。

    相对于北方的北洋,南方更容易布置。北洋再怎么,也是从清王朝转变过来的,大部分的北洋军官,在清朝时候就开始带兵了,有的甚至还管理过地方,转变成北洋之后。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完整,没有过多的招人,管理体系清理掉了原来属于清政府一系的腐朽的官员,可是取而代之的,则是北洋培养出来的一批官员,除了很少数心向的西北,愿意主动跟西北联系的,成为了情报人员和反正人员之外,剩下的,就只能够依托固定的城市渠道了。

    故而,对于北洋,西北方面的渗透是有,却没有南方这么的厉害,用的是普遍撒网,重点捕鱼的方法。革命党这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革命党本就是因缘际会,不少不过是地方土豪,逐步的占据位置之后,各方面都不行,缺人的厉害,为了稳定地方并且保证一定的财税收入,只能够大量的招募。

    如果在当时中国的三大势力之中,比人才的数量的话,西北绝对是佼佼者,不但人口基数庞大,合理而出色的培训,是人才出现的基石,趁着革命党大肆招募的档口,西北抓住这个时间,大肆安排了一批人,所以,对于革命党来说,任何稍稍扩大一点的消息,对于西北而言,都是不设防。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现代留过学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