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草纸的来历(第 1/4 页)
回到村子张量山找到正在给病人喂药的吕素。张量山问她:“咱们秦国有纸吗?”
吕素奇道:“当然有了。”
“太好了!那我们卖一些回来。”
“哥哥要纸做什么?”
“擦…擦…擦拭秽物啊。”张量山支支吾吾的解释。
吕素半天才会过来俏脸一红,旋即笑着说:“哥哥说笑了,这纸非但昂贵而且坚韧耐折,向来都是用来做灯笼和糊窗子,怎能…怎能用来。那赫蹏或方絮虽柔软但更为名贵,用来擦拭秽物肯怕更为不妥吧。”
张量山问:“这赫蹏或方絮是什么纸啊?”
吕素解释道:“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就是纸啊。”
“哦,这种纸产量太小不合用的。”
吕素红着脸小声说:“我那还有些没用完的那卫生纸,等会给哥哥拿来就是。”
张量山笑着说:“你能供全村人用吗?呵呵,那那种糊灯笼的纸又是什么材料做得呢?”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好像叫桑皮纸。”
“桑皮纸?”张量山思索着。
床上的病患突然开口:“公子,小姐,小人知道这桑皮纸。”
张量山吕素同时问:“你知道?”
那病患点点头说:“小人陶平,曾在河东郡的孟门造纸作坊里干过,所以知道一些这桑皮纸的事。”
张量山连忙端坐在那陶平的身边:“陶大哥,你说详细些给我听听。”吕素不明白张量山为什么对这纸这么感兴趣,加上好奇也陪着坐在旁边。
陶平喝了点药水解释道:“桑皮纸,又叫纱纸、棉纸、纱皮纸,是以山区特有的桑树皮、构树皮、纱树皮、野生植物皮、植物胶等为原料,手工作坊经过21道工序特制加工而成。它的主要成分是桑树皮,这对丝绸生产很不利,不可能允许大量生产,就显得珍贵了,它具有极高的耐折度,…”
原来孟门桑皮纸的造纸工艺有:淹、经、灰、蒸、烧、揉、洗、化、捞、转、擞、拣、捣、切、踩、摆、操、晒、分、整等。只是这桑皮纸的确坚韧耐折,并不适于擦拭秽物。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