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符传(第 1/4 页)
下午马车沿着向西的驰道前进,吕素在车厢里打瞌睡。突然她感到马车停下了。她掀开门帘问张量山:“小山哥哥,怎么停下了。”
张量山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素素,你看那是在干什么?”
吕素顺着张量山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前面不远的路上有一个马拒,前面停着几辆马车还有一些黔首排着队站在马拒前。几名黑色衣衫的秦兵站在边上好像在盘查什么。
“噢,那是从砀郡到东郡边界,那是检查路人符传的地方。再往前就是定陶了。”
“符传?符传是什么东西?”
“小山哥哥不知道吗?符传就是旌节,《周礼》中就有户籍编制,五户一比,比有比长。乡民如果要迁徙,比长要先审查,如果在本乡迁徙,就由比长出具证明,如果要迁移到外乡,则要申请专门的通行证,叫“旌节”,如果未经许可,没有证明或旌节,经过关卡的时候,就要被关押起来,投入大牢。现在,大家迁徙也要向乡亭的头目提出申请,乡亭的头目根据情况出具证明,尤其要证明有无前科,然后上报县衙,县衙据此决定是否可以同意其申请。如果没有前科,可以同意申请。”
“哦,就是通行证啊。”
“是啊,秦国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督。没有符传寸步难行。”
吕素笑道:“哥哥没有符传吗?”
张量山叹道:“你知道我从哪来的,当然没有你们这得符传了。”
吕素奇道:“小山哥哥,你们那都不用符传了吗?”
张量山没好气的说:“用!还更严格,改叫身份证了。”
“身份证?倒也贴切。这符传上就记录了持有者的相貌和身份的。”吕素摸出一根竹片,张量山接过一看,原来就是他见过的那根写了许多小篆的竹片。仔细看底部还盖有一个小印。想来是县衙的批复。
他感到奇怪:“你说你是偷偷跑出来的,怎么会有这符传?”
吕素红着脸说:“沛县的县令和家父是好友,我对县令说我要去咸阳省亲,他就给我开了这符传。”
张量山坏笑着点点头:“小兔子也骗人了。”
吕素大窘脸色赤红小声说:“当时我只想着去追小川…”
张量山笑了一会问:“那没有这符传会怎么样?”张量山有点心虚。
吕素则讲了个故事:“昔日那商君自孝公死后,自知失去靠山急于逃离秦境,匆匆赶路,来到关下,不想被守关军士拦住,声称:“商君有令,黄昏后非公事不得出城。”商君这才意识到必须投宿住店。他来到一家旅店,要求住宿,老板走出来说:“既是客人我们当然欢迎,请问您是谁,弄不清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君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我这是作法自毙呀!”他无处藏身,结果被逮住,车裂而死。”
张量山寒啊:“车裂!”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心想是不是从边上绕过去,可没有路啊,自己潜入过去到不难,但是吕素怎么办?
看到张量山为难的样子,吕素掩嘴偷笑。
张量山问:“那前几天住店时怎么没有登记呢?”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