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文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门(第 2/3 页)

    一群操江兵面面相觑,楞征了片刻之后,却是无人跟着茅元仪出城,而是继续往城里跑,脚步急促,却是害怕被人觉了之后被强令再出城。

    茅元仪用眼角余光看到了,心中感觉阵阵悲凉。

    这若是南京京营兵也罢了,这是操江兵,也是南京城里精中选精的选锋,不管是神机营还是振武营,还是河池营,在此前都是各营中的选锋组建而成,现在这只精兵也变成了如此模样,令人扼腕痛惜。

    城门附近相当的混乱,三山门此时是南京城最重要的城门之一,也是南京的水路集散中心,每日均有大量的船只在此经过和停泊。

    三山门(今水西门)6地城门原为建于南唐时的龙光门,明代初在南唐龙光门遗址的基础上建造三山门,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的主城门,后来三山门因为是6地城门又被称为旱西门。

    紧靠南面的水门即西水关,原是南唐的下水门,明代建成水城门,后称为水西门。这水6二门在南唐以来一直就是商旅繁辏之地。

    在茅元仪出城门时,城外一片混乱,不少人群往水城门这边跑,也有相当多的人在吆喝呐喊,那是胆大的人,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水城门外和城头瓮城上下驻守的操兵江,另外在找寻诚意伯等人的身影。

    茅元仪也是在寻找诚意伯的身影,大事当前,毕竟得看高位的勋贵如何行事。

    这时他才觉,除了在水城门瓮城上下有不少操江兵和京营兵驻守之外,大量的过万名军士是沿着城外的河边堤岸展开。

    茅元仪不费力的就找到了诚意伯所在的地方,高大的旗杆高耸入云,过万军士沿河摆开,身后是借助山势修筑起来的城墙,蜿蜒起伏,令人有心安之感。

    南京城墙原本规模就不小,元时的集庆也是江南大府。太祖皇帝定鼎集庆之后,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重修城墙,朱元璋对宫室的标准倒是将就,借助的是南朝旧址加以修葺,宫室建在低洼狭窄之处,因为地势关系也不能铺展,实在不似人君居所。

    后来老朱想着迁都重修,重重原因未能成行,也就捏着鼻子将就着住了下来。

    倒是南京城墙修筑的巍峨气派,沿山环水,气度非凡。

    当时的修筑标准极高,每块城砖都刻有铸造工匠的姓名,来自何处,官员为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追责起来甚是方便。

    直到六百多年后,南京城墙仍为南京一道胜景,坚固如昔,宏伟如昔。

    穿着红色鸳鸯战袄的军士如长蛇般散布在城墙之下的堤岸边上,碧绿色的江水就在脚下,大量的船只多半是小船,此时散布在水关港口四周,这些船多半是来往的客商和游客,从水关城的水道进入,可以直接进入秦淮河,而此时的秦淮河天下闻名,十里秦淮不知道有多少销金所在,整个南方的富商,名流,生员,游人,只要到南京是多半是要去秦淮河上游玩经历一番,而这些人除了从聚宝门进入南京城外,多半就是从水道,也就是从三山门的水关进城,直接架船进入秦淮河,可称潇洒自若,也显示出财力雄厚。

    当然更多的还是商人,驾船自长江沿岸,多是从湖广下来的粮船,也有不少各色杂货,从南京水面顺流而下的则有很多是货船,至湖广出售,还有就是出海的海船,这几年来数字也增多了不少。

    再便是漕船,不过数量不多,漕船多半是从苏常那边水面过来,从镇江过江到扬州,从扬州入运河北上,漕船南下,多半也是这种经行路线。

    所以在南京的人,有意无意之间见到的船只不要太多,形形色色,大小不一,当然也全部是中国式的硬桅帆船,大的是三桅,小的单桅,没有斜帆,大船有水密舱,小船则无,或呆板笨拙,或形制偏小,只能携带旅客和少量货物。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大明烟火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清要完 嬉游花丛 星海王座 如意小郎君 全唐诗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明末逐鹿天下 三国之暴君颜良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