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离(第 2/4 页)
只有孝宗在勤政上能与崇祯相比,但在勤政上,孝宗也远不及崇祯皇帝。
在简朴无华,节俭渡日上,能和崇祯相比的只有开国的太祖皇帝。
在性格坚定刚毅上,似乎也没有几个大明皇帝能和崇祯相比。
所以后世对崇祯抱以极大的同情,一个勤政,简朴,甚至典当宫中器物来补充国用的皇帝,一个爱好学习,尊重言路,穿着旧龙袍上朝的皇帝,每天批复奏折不停的皇帝,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皇帝。
当然此时此刻,信王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在十七年后的下场,妻死,妃死,子被斩,女被崇祯亲手斩下一臂,连皇嫂都被迫上吊自杀,大明宗室在各处者死难极多,三百年皇朝,最终烟消云散。
信王没可能会想这些,此时此刻,他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重振朝纲,使大明中兴!
年轻的信王充满着自信,充满着活力和干劲,信王的眼睛瞟向了不远处的魏忠贤,首其要者,是要在最短时间内铲除魏忠贤和他的党羽……
不着急……信王安抚着自己,先要掌握内廷,御马监要换人,四卫营和勇士营还有上三卫将领要掌握住,对勋贵,特别是英国公等人要善待,使用他们的力量来制衡阉党……
还有要尊敬皇嫂,短期内,在内廷仍然要靠皇嫂来支持,需得数月之后,周妃彻底掌握内廷,信王自己掌握太监和禁卫,才能说完全的安全。
至于魏忠贤和其党羽,则在这过程之中加以消灭清除。
信王很矜持,也很自信,他完全相信,在自己手中,大明一定会比现在强的多,中兴,指日可待。
至于在不远处灵柩里的皇兄,信王看过去的目光有怜悯,也有一些哀伤,皇兄毕竟待自己不薄,向来亲厚,嗯,皇兄就是太亲厚了,所以被家奴凌驾其上,大权被家奴侵削,更可恶的就是客氏,以下犯上,以乳母身份凌驾于勋贵群臣之上,客氏也是一定要除。
至于皇兄,年轻早逝,可悲可悯,但谥号一定不能用美谥,不能掩过饰非,这一点来说,信王也是很坚持……
大殿之中,只有礼部官员们在商议继位大典,一切均有成例,有些遗忘的,不妨去查大明会典来看,这般大事,不能有丝毫疏忽遗漏。
……
至午后,礼部商量典仪成,准备第二天择吉时请信王即皇帝位。
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等、上笺劝进者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