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 2/3 页)

    这一下没有人敢出声,台湾是好,可是有志于在辽东打大仗的军人是不愿过去的。在军司的提调下,很多驻军中都有人主动报名去台湾,有仗打,薪饷高,而且升职快,台湾要组建新的团老兵和低级别的军官都有机会往上升,可是在宽甸的十二团报名是最少的,十二团最少有七成左右是辽民,最少有一半人对建虏有血海深仇,如果不是和记的军纪森严,恐怕早就有士兵自发带着兵器去打建虏了。

    李方不敢保证他的部下是不是也有一心要复仇,并且对军司高层有不满的人。他只知道军人的第一信条是服从命令,这是铁律,不满归不满,执行军令才是第一位的。和记何时打建虏,怎么打,那是最高层的事,身为一个普通的军官和士兵,要做的就是执行军令。

    以和记一向以来的小动作和暗中的努力,有理智的人也会明白打建虏是迟早的事情,既然如此,又何必太过着急?

    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不问其余。

    很多行动组员都和李方有相同的看法,他们的性格和长期进行军情工作养成的习惯使得他们沉默寡言,在李方的命令之下,其余几个说话的也都闭上了嘴巴。

    众人在江口附近越过鸭绿江向南,前方不远就是铁山。

    从地图上来说,宽甸是在江口的上方,从宽甸六堡翻山越岭,渡江之后就是义州和宣川等地,再往西南方向南下才是铁山,铁山距离鸭绿江出海口很近,与云从岛和皮岛也很近,整个铁山到义州的地区除了有朝鲜原住民和官员外,就是大量的东江镇兵和移驻屯垦的逃亡辽民。

    也难怪朝鲜人感觉压力很大,短期内涌入这么多明国人,地方上肯定叫苦连天,朝鲜的贵族两班制比大明的文官制度都落后很多,就是东晋时门阀政治的一种变种,内耗党争比大明的党争还要严重的多,中枢制度混乱,国王缺乏权威,小臣清流误国,地方上则贪污舞弊压榨百姓,朝鲜军民百姓的困苦可是远在大明之上。

    几十万辽民涌入朝鲜,对朝鲜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而两边军民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积怨颇深……

    从铁山方向开始涌现败兵,在江口的外海上停泊着十几艘船只,应该是从天津和登莱过来的战船,援兵由太监胡良辅率领,现在分别驻扎在皮岛和云从岛上,加上赵率教等九员将领率领的九千骑兵在三岔河一带活动,大明君臣对朝鲜还是给予了一定的帮助,朝鲜君臣丝毫立不起来也是没有办法。

    从中午过后,大量的东江败兵出现在群山和密林之中。

    这一片地方在几百年后都是森林植被相当茂盛的地方,两岸的森林都保存的相当完好,绿水青山,自然美景不过如是。

    在此时此刻茂密的森林和绵延起伏的山峦也成了明军逃命的护身符,毛有俊败退之后直接退到了云从岛,其余一些将领也是分别后撤,只有毛永诗部开赴龙骨山城一带驻扎,准备侧击攻打龙骨山城的后金兵。

    大股的东江败兵从铁山北侧南撤,李方等人的观察之下,发觉败兵没有往海边去,而是从冰面上越过江口,往对面的密林中而去了。

    在宽甸区域,除了十二团占据的地盘外,剩下的地方全是归陈继盛所部占领,这些败兵当然是往陈继盛部所驻扎的地方而去。

    “看来岛上粮食不多了。”李方微微摇头,如果岛上粮食充足,败兵肯定是到岛上最合算,能随时整兵再战,也可以充实各岛的防御,宽甸到镇江和凤凰城这一片地方都是深山密林为主,少量的平地可以屯田,败兵退到这里,短时间内很难再集结之后派上用场了。

    一股股明军之后就是大量的难民跟随着,军人跑的很快,他们除了少数人有兵器外,很多败兵连兵器都丢弃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全唐诗 沉溺 大清要完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星海王座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