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报(第 1/3 页)

    老掌柜周逢吉和张学曾这个长辈也都从库伦赶了回来,两个老人家一直在大湖边上放养鸭群,最为难的是过冬,这个问题已经初步解决,鸭群持续扩大,现在军中的蛋禽类的供给,超过五成来自大湖畔的鸭群。

    很多高层拿这个开玩笑,两个老人家真是立功不小。要银子,他们已经有足够多的赏赐,要功名,他们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功名对他们已经不是太要紧了。

    赏无可赏,看来只能将功劳算在两个老头子的后人身上。

    周逢吉的后人很平庸,只能多赏田亩和顶身花红股,张续文则相当出色,很多人开玩笑说,他本身的功劳足够封侯爵,而加上张学曾的功劳,怕是能博一个公爵的身份。

    张瀚在这些事上当然不会轻易表态,不过他自己也知道,两个老人家确实是立下了极大的功劳,当然和记高层也在这些事上给了老人家们极大的支持,相辅相成,缺一方都不行。养鸭这事,在开始时连张瀚也不是很放在心上,张瀚一心要大办养鸡场和猪场,事实证明不管是鸡还是猪都不好养,一个鸡瘟整个鸡场的鸡死绝也不是难事,而且这些肉类养殖需要的人手十倍在鸭群之上,需要的空间和物资也很多,农家放养的鸡可以自己捕虫吃菜,喂点剩饭就行了,速成的肉食鸡要不停的喂食,需要大量的杂粮喂食,算起来投入真的不小。只是为了将士们有充足的肉食摄入不得不投入重资,等得了草食,鸭群养的多了,还有充足的羊群,现在和记的将士已经不太为肉食和蛋类摄入发愁了,甚至和记的那些屯堡和军堡里,肉食供给也相当的充足了。

    从这一点来说,眼前这两个老人立的功,抵一个侯爵有些过了,一个伯爵还是相当值得的。

    不过两个老人丝毫没有居功自傲的意思,事业也创立的差不多了,两人又奔波了好几年,张学曾年过七旬,身体不是很好,已经不能再受奔波劳禄之苦,同时也受不得漠北的严寒,张瀚回新平堡,老人家也动了思归之念,虽然未回蒲州,也是跟着一起到新平堡来了。

    周逢吉也是卸了手头的事情,不打算再辛苦,但老人家的家人已经在青城一带居住,他到新平堡来,当然是不放心张瀚的原故。

    “又上鱼了。”周逢吉老眼昏花,半天也没提上来几条,张学曾也是一样,两个老人转头一瞧,一条鱼在半空中晃荡着,张瀚一笑,却是将鱼捉来,取了下来抛回河里。

    “是条小黑鱼。”张瀚笑道:“不值得留下来。”

    “文澜有仁心。”张学曾不紧不慢的道:“反正鱼也够了,今晚喝汤成不?”

    周逢吉表示反对:“我觉得还是醋溜鲤鱼好吃。”

    张学曾不满道:“你个老货,总是和我唱反调。”

    接着又道:“唱吧,咱俩不知谁先死,过几年就唱不成了。”

    两个老人倒也不忌讳这种话题,棺材都是张瀚亲自孝敬,叫人从宽甸弄的上等的好木头,请最好的木匠打出来的,两个老人都很高兴,吉地也选好了,现在时局不太平,但两人都愿葬在李庄附近,那是和记还有张瀚发迹的地方,两个老人对那里也是最为熟悉,他们都认为那是龙兴之地,将来可能是陪都之类,离家乡也不远,算不得远葬他乡,所以都很愿意葬在李庄,替张瀚守着李庄的家业。

    看起来,张瀚还有和记被迫离开李庄,对青壮男子来说不算什么,对老年人来说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伤害,成了心里的一个结。

    这也难怪,毕竟当初那么大的产业,那么繁荣的地方,说没有了就没有了。现在李庄的产业和人员都迁离的差不多了,两个老人都因去一趟,颇为感伤,打那次之后,他们就决定在李庄下葬,活着被逼走,死了葬下来还怕个鸟?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全唐诗 沉溺 大清要完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星海王座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