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 3/3 页)

    徐应元险些呛出声了,他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

    周士相摇了摇头,一边将南都传来的顾炎武《留都议国公揭》遭到以黄宗羲为首的南都官绅反对的情报扔到案头,一边道:“为什么这世上总有人以为离了读书人,离了那些士绅老爷,天就要塌了呢?我看,没有这些饱读诗书的士绅老爷,咱们大明朝的天还是好好的。我早说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要流血,是要死人的,不是请客吃饭,谁来就认谁的。既然这些官绅老爷们总是以为天下离不得自己,不愿承认他们的过失,不愿承认他们的落后,那么就来一次彻底的革新吧。

    这一回,不但科举要改革,朝堂要改革,就是孔老二也一并革掉!”

    “儒学初起之时,天下的学问多了去,道、墨、法、名、兵、阴阳、纵横、杂、农等等,大家平起平坐,百花争鸣,谁对国家有利,君主便听谁的,这就很好。可为何最后独尊儒家了?这儒家有什么好?”

    徐应元张着嘴巴,不知如何接周士相的话。他也是儒生,大帅也是儒生。可听大帅的话,却是要反儒了,甚至要将曲阜孔府连根拔起,转换新学,这,实在是耸人听闻,让他脑子根本转不过来。

    “还不是儒家最听话!”

    周士相一拍桌子,“儒家兴旺,孔家发达,曲阜孔家,不得了,哪个帝王不给个三分薄面?刘家、司马家、杨家、李家都没少封赏,到了宋朝赵家坐皇座的时候,可劲儿拍孔家马屁,不但封了孔家人为衍圣公,还修了曲阜孔府。按说这孔家本属华夏正宗,儒家也是华夏,孔丘自己也曾讲过“华夷之辨”,况且这华夏的帝王官民对孔家着实不错,这孔府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可事实呢?”

    周士相冷冷一笑:“孔家后人都是识时务的俊杰啊,赵宋对孔府掏心掏肺的,可孔府却没想吊死在赵宋这棵树上。赵宋被完颜家打到南边去了后,孔府立即派出孔端操向大金表中心,受封衍圣公。虽说这金夷的奶有股子膻味,那也是娘啊!”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处夷狄,不可弃也。”

    徐应元一怔,大帅说的这句话是正是孔圣所言。不过很快周士相又说了一句:“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真是可笑,孔丘叫人家做的,他自己不做,这话什么意思,还不是谁给骨头谁就是主人,管他是人还是畜生。”

    徐应元有些无语,但细一想,大帅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当年蒙古兴起灭了金朝,曲阜孔府立即在衍圣公孔元用的率领下大义凛然地倒向了忽必烈,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亲率族人加入元军,清剿汉人“反贼”,结果“不幸”死在军中。

    孔元用死后,孔元措一系乘机夺权,孔家内部为了衍圣公称号展开了争夺,持续数代。最后,元仁宗判孔元措一系为正溯,孔元用一系彻底败北。呜乎哀哉!可怜孔元用为忽必烈统一大业流尽了最后一滴狗血,他的后人却惨遭蒙元排挤打压,真是没有天理。

    “我当年读史,可是看得明白。孔府为了取悦忽必烈,还派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觐见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堂堂华夏“圣学”,竟然请得一位双手沾满数千万汉人鲜血的酋首来做大宗师,这算个什么?”

    “等太祖皇帝恢复中华,孔府再度倒戈,不过这也算归为正统了。要是没有孔胤植,我倒也无意说他孔府多少。可这孔胤植也忒是不要脸了些,此公本非孔府嫡传,却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大明对他可谓是君恩如山。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呢,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哪晓得这回换主急了点,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满鞑子大军,这位衍圣公知错就改,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接着,为响应满鞑发布的剃发令,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可于此同时,那满清大兵正在江阴、嘉定等地屠戮我江南千万不愿剃发的百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1717新美洲帝国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天下枭雄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我是特种兵 秘密部队之龙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