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牡丹江一带是我们的(第 3/3 页)
小路道:“我马上就走。李森的人给我安排的行程,坐火车。”
赵尚志:“你放心走。我们部队在铁路沿线的村落里也有人。”
|
1938年9月28日。勃利县。
小路乘坐火车到达牡丹江,这一次,王仁志没来车站,派来几个人来接小路,有的是人力车师傅,有的是小贩,还有一个管家模样的人。
王仁志还记得吧?他就是那个先遣队派遣牡丹江的负责人,此人胆大心细,智计百出,从来不吃亏,深得小路和延安的赞赏。小路当初第一次去苏联,就经过牡丹江,和他商议牡丹江一旦的布局,再从牡丹江去的海参崴。如今一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几个人把小路接到市区一条僻静的街道,从几户人家之间的胡同出了城,小路上了一辆马车,很快就进了山。在山骑马走了半天,在一个小站上了火车。
这条铁路是牡丹江通向佳木斯的铁路,1933年开始兴建,1937年全线通车。勃利县19355年车站建成次年就通车了,不过不能到达佳木斯,而且速度很慢。
火车走了一夜方才到达勃利县,小路终于见到了王仁志。二人很久不见了,王仁志这些年很有成绩,隐然成为牡丹江一带的领袖,在农民和市民中很有威望。
牡丹江情况不错,王仁志终于实现了他的初步目的,在牡丹江稳稳地站住脚,而且发展了几个县的农会。伪满乡下的政府被他牢牢地抓在手了,今年,伪满政府征粮将会十分困难,因为他早就操纵伪满基层政府上报,今年牡丹江一带受灾,秋季雨大,粮食歉收。
王仁志手里有三千民兵,只保护农民利益,外加练兵,别的什么都不干。这一点等经被伊春反复表扬。
他做得很有技巧,虽然力量很大,日本人也隐约知道他,但是却拿他没办法。县城,乡镇农村所有为日本人做事的人,都在为他做事。他想让日本人知道什么,日本人就知道什么。
因此,日本人虽然也知道这一股力量,但他们根本不觉得这股力量是威胁。相反,他们觉得谢文东李华堂才是威胁。
****拜托,收藏?推荐?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