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3章 宋哲元防倭更防蒋(第 2/3 页)

    威胁他的地位的有两个,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中央军。当初东北军和中央军合谋占领中原,第一个要灭的就是他。

    他现在提防中央,和提防日本一样。他抗日与否,考虑的因素复杂,他也绝不是简单的抗日名将。

    因此,宋哲元很快就改**度,于七月十一日抵达天津,和日本和谈。抵达天津堠,宋哲元发表谈话,说卢沟桥事变式局部冲突,希望合法合理地解决。

    是萨日,蒋委员长来电,对时局的认识很明确:“芦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无论我方允其任何条件,而日方目的,则以冀察为不驻兵区域,与区内组织用人皆须得其同意,造成第二冀东,若不做到此步,则彼必得寸进尺,决无巳时。中正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与个人之人格。平津国际关系复杂,如我能抗战到底,只要不允签任何条件,则在华北有权利之各国,必不能坐视不理;而且重要数国外交,皆已有把握,中央决宣战,愿与兄等各将**同生死,义无反顾。总之,此次胜败,全在兄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救,万勿单独进行,不稍予敌方以各个击破之隙,则最后胜算必为我方所操。请兄坚持到底,处处固守,时时严防,毫无退让余地。今日对倭之事,唯能团结内部,激励军心,绝对与中央一致,勿受敌欺则胜矣。”

    宋哲元抵达天津,为亲日份子包围,纷纷向宋进言,要求宋留津与日人谈判。

    潘毓桂:“先与日本驻北京特务机关长松井少将商定办法,”然“诣津谒宋,痛陈利害。”

    香月清司于七月十二日抵达天津,向宋哲元提出下列七项要求,以为谈判的基础:

    一、彻底镇压共党之策动;

    二、罢黜排日之要人;

    三、有排日色彩的中央系机关应从冀察撤退;

    四、排日团体如蓝衣社,cc团等,应撤离冀察;

    五、取缔排日言论、宣传机关及学生与民众运动;

    六、取缔学校与军队中之排日教育;

    七、北平市之警备由保安对担任,中国军队撤出城外。

    十八日午后,宋借参与于十六日死亡之田代皖一郎葬礼之便,与香月清司见面,日人解释为是宋对日军的单方面道歉,宋则认为是互相道歉。

    宋在天津滞留了八天,签订细目协定: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