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姐,咱们去海参崴(第 2/4 页)
列车员见了他们,笑容灿烂,点头哈腰。帮着提箱子。小伙子见她不习惯,就叫列车员去了。赵一曼皱了皱眉,小伙子道:“热情是当然的,两块钱小费给了,能不热情吗。”
小伙子拉开软卧包厢车门,道:“请进吧。”
只见包厢里坐着四个人,一个年轻人笑容灿烂,道:“大姐,还认得我吧?”
赵一曼道:“路小明,你好。终于见到你了。”
小路道:“是啊,一晃快一年了。来,请坐。最近身体怎么样?大家都很关心你。”
赵一曼道:“我身体还能坚持。可是组织的决定也得服从。这不就来了。”
小路道:“介绍一下,这是薛芮,就是她把李森抢来的审讯记录总结了报到上级的。如今中央的领导都想见一见你。”
薛芮道:“你好大姐。你真是太坚强了。那几天,我一边整理你的资料,一边哭。”
小路道:“这是王丽,我们的俄语翻译。你们可以用俄语对话。这是张全富,你们见过。这是李伟。”
王丽张全富李伟一起立正敬礼,道:“向英雄敬礼。”
上次赵一曼在哈尔滨脱险后,按照小路说的,没有直接去珠河找部队,而是在哈尔滨住了下来养伤。到了九月才和部队联系上,秋天的时候回到部队,因为脱险的经历有点说不清楚,找不到证明人,因此受到党内审查。
审查直到小路写了证明信才结束。不过,组织上还是有分歧。
恰好,先遣队很有预见性地叫李森抢了审讯记录,发现了审讯细节。
1937年4月1日。牡丹江。
火车花了整整12个小时才到牡丹江。几个人在夜色里出了车站,一个小个子上前来,道:“几位太太小姐先生,我这里恰好有三辆车,请上车。”此人叫王仁志,吉林分队的,红军出身,刚刚提拔了副队长就派到牡丹江。如今已经到了牡丹江三个月,已经扎下了根。
王仁志等拉着六个人,沿着太平路一直向前走。王仁志道:“这条大街叫太平路,是前年才拓宽建成的。”
小路道:“这站前还有太平路好繁华,两面都是外国洋行。日本扎免公司,俄国宝隆洋行,英国华英公司,法国利丰公司,丹麦宝隆洋行,还有这是日本三井、三菱。迟早有一天,我们要让这里都是中国的公司。”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