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为了民心,收编贵部(第 1/2 页)
说到义勇军,三角地区的邓铁梅,苗可秀和赵同是值得一提的一股力量的几个人。
邓铁梅,男,满族,名古儒,字铁梅。1893年2月15日出生于本溪。1931年10月下旬,曾任凤城警察大队长和公安局长的邓铁梅成立“东北民众自卫军”,在丹东、凤城、岫岩、庄河一带活动。1932年3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委任邓铁梅为东北民众义勇军第28路军司令。1934年5月30日晚,邓铁梅被沈廷辅带领的伪便衣暗杀队捕获。1934年被杀害。
1935年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中,称他是“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1988年被中共追认为革命烈士。凤城有邓铁梅路,以纪念之。
邓铁梅队伍32年鼎盛时16000余,33年减少到4000余,34年初减至1000多。1934年初,自卫军改编成若干支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1934年5月,邓铁梅由于长期奔波,身患重病为叛徒出卖被捕.
一个日本军官来到狱中,请邓铁梅在其折扇上题字。邓书十四字:“五尺身驱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收”。
日伪内部通报也称:“邓铁梅已抛弃生死之念,求死更重于求生。”
1934年9月28日,邓铁梅被杀害在奉天伪陆军监狱。时年四十三岁。
苗可秀是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苗可秀,原名苗克秀,又名苗景墨,字而农,满族。1906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县下马塘苗家堡子。家境清贫,聪明好学,1926年进入东北大学文学系预科,1928年升入本科。九一八后随学校流亡入北平。
大学毕业后,苗可秀任邓铁梅东北民众自卫军的总参议。邓铁梅被捕后,苗可秀与赵同等人组建“中国少年铁血军”,任铁血军总司令。少年铁血军在辽南三角地区纵横驰骋,颇有战功。
苗可秀于1935年6月受伤,21日被俘,“只求速死”。
他母亲赵洪文国因为儿子在敌后抗日,去了武汉,后来被加意栽培,成为抗战妇女典型,四处讲演,名声甚大,是政府树立的典型人物,一些文人也加入其中,把个六十岁的老太吹的神乎其神。
她见重庆是真正的政府,觉得儿子在八路那里的位置再高也没意思,就劝儿子投奔重庆的。
至于暗地里有无情报机构介入,想象空间巨大。说没有,傻子都不相信。从他儿子到重庆收到的待遇可见一些端倪。
历史上,在1940年,受国民政府派遣,赵同率领一队人马去敌后,死于和八路军的摩擦。可惜了,如果不是这样,赵同安心抗战,日后不可限量。可惜他走了这条路,连命都没有保住。
关于他,小路曾经看到一些关于他的历史资料,是重庆方面整理的,基本上没有资料价值,可以做小说阅读。
不过,这一带抗日有传统,民心可用。
|
转眼间到了一个山洞,白君实请大家坐下,把小路的思绪打断了。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