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还顾得了你们!(第 1/2 页)

    江南四月天,多阴雨,下得几日,气温便极低,让人只觉春寒未去。桐乡县的细雨便接连下了数日,这日雨停了,却大雾弥漫,直至响午时分才慢慢消散。抬头看天,不见日头。这一整日便这么昏沉沉,直至夜色降临。

    亥时时分,桐乡县城一片寂静,城墙上偶有几个放哨的守兵走动取暖。城门楼上挂着的白纸灯笼,不住在冷风中摇晃,在夜色中发出朦胧的微光。城内百姓,早已入眠,就是那守军,也大多入了梦乡。连日阴雨导致道路泥泞,北面又有嘉兴府城挡在前头,桐乡守军根本不虞太平军会打过来。然而,桐乡清军却不知,就在昨日,太平军第六镇已经攻克嘉兴,生擒抚标游击刘承荫。为了震摄左近清军及那些附清士绅,第六镇镇将苏纳下令将刘承荫及十数清军校佐斩首。

    兵贵神速,一举攻克嘉兴后,苏纳立即命本镇丁旅向桐乡进军,丙旅则攻平湖,其本人则率甲旅及乙旅并镇卫本部攻打海宁卫,以求一举扫平嘉兴清军,尔后无后顾之忧,全镇挥师杭州,一举拿下浙江。

    进攻桐乡的丁旅是第六镇在苏州以清军降兵及浙军新组成的一旅兵,旅校王行知原是浙军张煌言部,其父王德远乃是东江毛帅部将。后毛帅被杀,东江镇各将因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王德远不愿与同僚手足相残,便逃离东江,安家在莱州。

    甲申国变之后,王德远举家南迁,后入定西侯张名振部抗清,被授副将。永历三年,王德远战死在舟山,其部由王行知接管,其后参与浙军抗清诸役,深得定西侯张名振及尚书张煌言赏识。王行知好使长枪,永历九年随定西侯在金厦时曾得泰西人邓肯指点枪阵,于军中练有百余人的枪阵。

    浙军随延平大军入江败亡之后,王行知一直跟随尚书张煌言左右,后浙军余部得太平军相救。随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浙军大部被改编为长江水师,余下少数擅陆战的将士则被编入太平军各镇,王行知便调往驻苏州的第六镇任旅校。其在浙军挂的是副将衔,太平军的旅校却只千户衔,属于高职低配。不过浙军上下却无怨言,这一方面固然是太平军比浙军强大得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平军于浙军乃是救命恩人。当然,其中张煌言的协调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太平军江北大战后,周士相便一直在整合清军降兵及浙军、郑军,力求建制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取消原各军的官衔职司,一律以太平军为准。诸如从前哪怕是总兵官的,到了太平军中,也只能以太平军的军职为准,如王行知这种副将改任千户旅校的大有人在,总兵任副旅的更有其人。

    王行知的丁旅中清军降兵和浙军大约占了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是从另外三旅抽调而来的。原本苏纳并不满意军帅府强塞给他一个浙军出身的旅校,但见了王行知其人,见识了他的长枪后,苏纳便未再有话说。

    桐乡清军只有几百人,驻防的千总名谢君志,此人原先是延平藩下的,去年郑军大举入江前,就是此人带了两条船和若干火器向浙江巡抚佟国器投降,并泄露郑军要大举攻打南京的战略意图。不过他的情报虽然重要,可为时已晚,所以佟国器并不曾重用于他,只给了他一个千总的空衔。要不是因为浙江清军实在无人可用,佟国器都不会让他有带兵的机会。

    桐乡虽是小城,但也修得坚固。又因北面还有游击刘承荫驻防嘉兴,加上连日阴雨,所以谢君志不认为桐乡有什么危险,早早就和妻子刘氏在屋中歇下了。

    主将如此,下面的人更是有样学样,桐江城防可谓十分的掉以轻心。当城墙上那几个走动取暖的士兵打起哈欠时,城门下,却有几个人影乘着夜色匍匐接近城墙。他们行动极为缓慢,一点点的往前挪动。接近城门时,几个身影矫健地滚入,然后放下几个药包,旋即向四周滚去。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1717新美洲帝国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天下枭雄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我是特种兵 秘密部队之龙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