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鬼市(第 1/2 页)

    “方逸,你小子真是神了,在潘家园竟然也能捡到这样的大漏?”

    走出吴天宝的店铺之后,华子易看向方逸的眼神,已经带着那么一点点的崇拜了,虽然他感觉方逸应该是撞了大运,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每天逛潘家园的人那么多,为什么那些人没能撞大运呢?

    “十万块钱,不算什么大漏吧?”方逸笑眯眯的说道:“我听说有人花过几十块钱,淘弄到一件康熙官窑的瓷器,一转手就卖了几十万呢,比起那哥们,我这还差得远呢……”

    “得了吧你,你小子就知足吧……”

    华子易开口打断了方逸的话,“你说的那事儿我知道,那可是八十年代的事情,当时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关注古玩的,而且也不是一转手就卖了几十万,而是去年才放到拍卖会上拍出去的……”

    对于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华子易自然清楚的很,方逸说的这件事的确存在,但故事经过一些人口口相传的演绎,就变得有些传奇起来了。

    那件康熙官窑的瓷器,的确是被人花了六十块钱买去的不假,但当时的潘家园并不具备现在这样的规模,也没有现在的名气,而是刚刚由潘家窑改成潘家窑的名字,是老京城一处小有名气的鬼市。

    所谓鬼市,指的是从后半夜开始,以天亮为限,天亮就收摊,百姓都将其称之为“三更半夜撂地摊的买卖”。

    据说从晚清到民国的时候,鬼市在京师很是有名,如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宣武门外的“夜市”和德胜门外的“晓市”等,潘家园的鬼市属于老京城鬼市,凌晨4点来钟就有人进入市场了。

    而鬼市的起源,在民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说晚清时期,时局动荡,国之将亡,皇帝都保不住,何况臣子们。许多清廷遗贵,破落富豪,家道败颓后无以糊口,只能靠变卖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产苟且维生。

    但是这些人总归曾经显赫一时,哪里放得下架子丢得起面子?于是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线,拿了古董偷偷到街边摆摊贩卖,既躲开了熟人还做成了买卖,京城是皇城,当年是官僚世家集中地,此时破败的显贵也不少,久而久之,沿袭成市就是“鬼市”了。

    第二种说法是因为鬼市开市时间早,天还没亮,又没有电灯,乌漆抹黑的,穷人打燃火石,富人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鬼有没有先不说,但鬼气却是先有了。

    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此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前前后后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而鬼市的第三种说法,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了,传说鬼市是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周遭又忽明忽暗影影绰绰,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所以不光阳世间的生人来往,更引得了阴间神鬼的兴趣,搞不好前脚从您处买下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了。

    各种传说中最为有趣的是相传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非得让手下小太监们准备狐裘,那时正逢国难当头,上哪里去给慈禧太后淘弄狐狸皮去呀?

    眼见着时限将至脑袋不保,小太监无奈之下烧香拜佛,还真有了回应,趁着夜色在鬼市上买来了极品狐狸皮,而卖家竟一个转身化作一缕青烟而去,再摸狐狸皮竟还是热的,小太监这才醒悟那卖家是狐仙化身,脱下皮来救他一命。

    究竟鬼市是哪种说法形成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当时那件瓷器却是被一位刚刚平反了的老教授,用补偿给他的工资,从潘家园的鬼市中买到的那件瓷器。

    不过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冰棍一分钱都能买到两根,六十块钱等于是个八级工一个半月的工资,相当于现在的六千块钱也不止,一般人根本就没有闲钱去收购古玩,所以算不算是捡漏,那还是在两说之间。

    还有就是,这位老教授在买到了这件官窑瓷器之后,根本就没有将其卖掉,而是放在了家里供自己赏玩,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老教授去世之后,才被他的儿子拿出来给卖掉了。

    所以严格说起来,这件在潘家园广为流传的捡漏故事,真相并不是众人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慢性沉迷 择木而栖 家族联姻计划 顶级诱捕公式 上瘾 温柔予你 殿下让我还他清白 仵作惊华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谁把谁当真 工业霸主 宠她 偏执狂 夜行歌 他喜欢你很久了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入迷 偷香 玫瑰与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