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二章结拜(第 1/2 页)

    张嘉印显然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听杨承祖说,居然是他自己垫了款子来救自己这事,看他的目光不由一变,忽然离席站起,恭敬的施一礼道:“杨百宰,张某之前对百宰多有误解,实在……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今世上,似阁下这等有上古豪侠风骨者,却不多见。张某何德何能,得遇君颜,实在三生有幸,请受我一拜。”

    大明此时有个非常糟糕的风气,而这个风气后来又一直影响到了后世,那就是厚古薄今。认为一切好品质都属于古人,而今人就是一群人渣败类,真正的君子义士,都得从古代去找。

    一个时人如果具备了某个古人身上的优秀品质,那就值得大书特书,证明古代精神,还没有完全灭绝。至于这人是个现代人的事实,却根本没人重视。

    那些文人墨客凑到一起抨击朝廷时,都会引用上古先贤作为模版,认为今不如古。对某个人进行歌颂时,就会说这个人有古人之风,是上古君子做派。当然这种赞美一般集中出现在文人身上,武夫粗鄙,自不可能有此高风亮节。

    杨承祖的行为,在张嘉印看来就是典型的上古遗风。他不知道杨承祖是存着承包的想法,只当对方为了救自己这样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就请愿倾家荡产,这不就是自己一向推崇的古人风骨么,孟尝君也不过如此吧?至于说他开口要钱,这不过是子贡赎牛之故事,理当如此。

    本来以为,那些上古年代的好品质,只能从读书人身上才能找到。没想到,区区一个锦衣武臣,却也有此高风亮节,张嘉印又如何不拜?他拜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份他向来推崇的古风。

    正如前文所说,大明现在是个人生不易,全靠演技的时代,杨承祖这话,却被张嘉印理解到了另一个层面,无意中的表演大获成功。再说了,自己的县里出现这么一位有古风的君子,说明什么?不正说明,自己这个知县牧守有方,德被苍生么。

    原本张嘉印是想和锦衣卫互相利用,把这次的风波压下去,然后各走各道,谁也别和谁来往。自己该掏的好处肯定会掏,但是深交就算了,文武两途呢,没必要往来。现在他的主意改了,这么一个古道热肠的君子不交,那交什么样的人?这个朋友不但要交,还要深交,这个朋友,自己是要定了。

    杨承祖自然不能真让他来拜自己,两下纠缠良久,张县尊终究敌不过,只好坐回原处,但他又道:“本官这条性命,全赖杨百宰救回。今后咱们两下,就是一家,你我虽然分属文武,然脾气相投,不如就在今日,结拜个金兰之好,不知杨百宰你可愿意。”

    在大明朝,官场结拜不算稀罕的事,这叫人际网。可一个七品正堂上赶着找一个锦衣百户结拜,那就是奇迹中的奇迹。张嘉印可是正德十一年的进士,未来前程无量的主,比起一个锦衣百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一般情况下是锦衣卫哭着希望跟人家结拜,而对方看不上才是正理。。

    他这提议,可算是给足了杨承祖面子,以后就单靠这个结拜关系,就不知能给杨承祖带来多少好处。这也是张嘉印认定了杨承祖是古道君子,也就没了文武之见。

    杨承祖自然不会给脸不要,忙道高攀,两人的关系,也就从同僚,变成了金兰手足。官场结拜,不搞江湖上斩鸡头烧黄纸那些把戏,大家只是叙过年庚,定下长幼就算仪式完成。

    口盟结过之后,两人的关系,就又拉近了不少。“杨贤弟放心,你所费银钱,都是为了缉拿白莲逆匪所用,怎能让你私人垫支?大概需要多少,你回头报个数目上来,我向上宪衙门请款,肯定如数下拨。”

    他又喝了一杯酒,“卫辉府的段千户,说来与我还是有些交情的。兄弟你高职低配的事,我回头帮你问问,若是能解决,最好还是解决了吧。像你这样的少年英雄,如果只做一小旗,屈才,绝对是屈才。”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阵问长生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魔门败类 剑啸灵霄 山河志异 武圣! 神话之后 修仙琐录 过河卒 你们修仙,我种田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武圣! 剑来 仙逆 彼岸之主 青衿问道 卧虎藏龙 过河卒 中州录 左冷禅 小狐妃,太凶萌 为龙之道 一渣到底[快穿] 志怪书 凡徒 我在明朝当衙内 内部游戏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特工传奇之重明 杨晟已过万重山 我有一卷黄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