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被架票的知县(第 1/2 页)

    正德十四年,滑县城西石狮子大街,清晨时分,只听街口的一间院子里,传出一个少年人高昂的嗓音“提起当年泪不干,夫妻们寒窑受熬煎……”

    这天刚亮就在院子里唱京剧的年轻人,今年不过十七、八岁,生的身高体健,玉面薄唇,浓眉大眼,是个一等一的出挑人物。此时正是夏日天气,他上身打着赤膊,露出一身雪花般的腱子肉。这人生的强壮伟岸,面目也英俊,嗓音也是中气十足,一吊嗓子方圆左近的邻居也全都听的清楚。

    几户邻居一听他吊嗓,纷纷在房中议论道:“这是杨家的小子又抽风了?都一个多月了吧,也不说请个郎中瞧瞧。”

    “谁说不是呢?说来也可怜啊,挺好个孩子,先是没了亲娘,这爹又没了。人得了场病,就成了这副模样,可惜了啊。”

    “是啊,放谁受的了啊。老爹拿命换了个锦衣百户,可是才给实授了一个小旗,这换谁也受不住。再说了,他又指使不动人,放谁身上谁没气啊?尤其这年轻气盛的,一口气窝心里,可不就这样了?”

    “还别说,他唱的这个还挺好听的。不知道是哪学来的小调,这也是赶上好时候了,要是换到洪武爷那年头,就冲他一个锦衣军籍唱这个,就该割舌头了。”

    这大清早起来就破坏别人清净的罪魁祸首杨承祖,倒是没有这么多的想法,于他而言,这只是他自己的功课,不能放下。没错,这就是他的功课。谁让他本来是一名国家京剧二级演员,正宫老生,结果莫名其妙,正彩排呢,就莫名其妙的昏过去,醒来时,就到了这个倒霉孩子杨承祖身上。

    这段日子下来,他算是把这身体本主的记忆全盘接受消化,理顺了脉络。现在自己是来到了明朝,这放在自己那个时代的小说上,管这现象叫穿越。这身体的本主叫杨承祖,他爹叫杨大兴,是祖传的锦衣卫,按户籍算,就是军籍。

    锦衣卫这个军籍,与大明其他卫所的军籍一样,世袭罔替,子袭父职。杨大兴本人,是个从六品的试百户实授总旗,在滑县这地方,也正经算个人物。

    前年鞑靼小王子南犯,正德天子亲征北边,杨大兴被征召,随军出征。这种征召也属寻常,按说混混日子也能回来,锦衣不是兵,不用玩命。

    可惜正德爷不是个按规矩出牌的主,居然亲临战阵,并且手格一贼。然蒙古势大,战阵之中危险万分,史载其役天子乘舆几陷。乱军之中,多亏杨大兴舍命护驾而出,总算保住天家性命,可是自己却中了鞑子数箭。杨百户于是光荣的就升了千户。

    人既是为救驾死的,那后事上就不能太过寒酸。朝廷先赏了口上好的棺材,又赏了彩缎十匹,白金五百两。而经手的官员,看杨承祖可怜,也不好太过苛刻,实打实的发了三匹绸缎,一百两官银下来,算是不让有功人员寒心。

    杨承祖母亲早死,自己父亲倒是有两个妾室,可惜却没留下后代,他袭职也就没什么压力。按照规矩,锦衣卫一般都是降格袭职,可是他爹是为救驾死的,他如果再降一级使用,这面子上都不好看。

    于是给他抬了半格,以正六品百户衔袭职。不过杨承祖心眼实在,不懂得拿老爹的买命钱打点,结果实授上就被压了半格,只实授了个小旗。

    当然,滑县这地方,也就是一个小旗所的规模,你放个总旗,跟放个小旗,管的人没什么区别。可是这地方的锦衣,一样也是世袭。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阵问长生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魔门败类 剑啸灵霄 山河志异 武圣! 神话之后 修仙琐录 过河卒 你们修仙,我种田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武圣! 剑来 仙逆 彼岸之主 青衿问道 卧虎藏龙 过河卒 中州录 左冷禅 小狐妃,太凶萌 为龙之道 一渣到底[快穿] 志怪书 凡徒 我在明朝当衙内 内部游戏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特工传奇之重明 杨晟已过万重山 我有一卷黄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