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九十三章新气象(第 1/2 页)

    三国演义的故事虽然早就有,但是这次由皇室主导刊印,杨承祖担任主笔,宝文堂书局发行的版本里,对于前作的故事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总结起来,就是尊刘贬曹,强调了天子姓刘,是以天下就该是姓刘的坐,曹操身为宰相,却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罪该万死这个观点。

    明朝士人借古讽今,借着写东西骂街的事做的多了,对于这种写法,一下就能看出端倪,这上面写的虽然是曹操欺压献帝,实际上是暗骂杨廷和。有些人在分析着,是不是大明皇帝与首辅的矛盾,即将白热化了?

    张家案子的发展,正如杨承祖所预料的一样,朝臣们这次虽然表现的态度很坚决,但是到具体的层面,远不如前几次惹眼。张家兄弟的名声实在太差,想为他们说话洗地,也很难找到洗地的理由。严嵩在国子监做祭酒,读书的监生,大多是家里穷,自己也有点一根筋,考试不怎么出色的书呆子。

    这样的人最容易热血上头,被人三言两语,就能忽悠的去赴汤蹈火。严嵩是祭酒,只不过小小的煽动了几下,又装作不小心流出了几份证据,就成功点燃了这些学子的正义之火。一大群国子监生跑到街上摆破靴阵,向衙门呼吁,又联名上了万言书,要求朝廷一定要对犯法的皇亲国戚按照国法处置,不可法外徇私,纵容包庇。

    这种呼吁,随后也在言官体系中,引发了连锁效应,科道言官规模庞大,即便是杨廷和那些大佬,也不是全都约束的住。总有一些人是散兵游勇,靠着血勇生拼硬杀的,见到这次的事,也当做一个机会的冲上去,连续上本请斩二张,以正纲纪。

    在这种风潮下,就连杨廷和,也没办法真的把两人都保下,最终在秋审时,嘉靖下了圣旨,张鹤龄下狱待查,张延龄大辟除爵,家产抄没入官。

    曾经被封存的张室家产,这次终于被名正言顺的收入内库之中,张家兄弟为人贪婪,聚敛的古董、珍玩、财货等等,足以超过百万。这次大半都入了内帑,少半入了查抄总指挥杨承祖的私囊。至于张室名下的田地,则归入皇庄,由杨记经营。

    今年算是天照应,经历了前几年的天灾人祸之后,今年的收成格外喜人,各地都有丰收的消息传来。以往,丰收对于农人来说,未必是什么好消息。因为粮食的大量增产,导致粮价下跌,反倒是会导致收入下降,甚至丰年卖儿卖女也是常有。

    今年有杨记设点的地方,粮食收购价是恒定的,不因丰收就落价,农人算是得了实惠。不但是杨记自己地面上的农人愿意卖粮,就连周边地区的农人,也开始偷偷运粮,来杨记销售。以往查私都是私盐,这种大规模粮食私售,也算是开了先河。

    京师大兴县境内杨记的米铺之外,一支庞大的队伍,拥着几十辆大车,里面装的,满满都是粮食。能够贩私的,大多是手上有一定武力的人,这支队伍是由几十户农人凑起来的,二十几条汉子提着棍棒锄头,内中也有几个后生学过武艺,还有的在镖局里混过事,身形粗壮,目光里也带着几分悍勇之意。

    大车拉到杨记的铺子里,检查、过秤,随后登记交割。几个带头的,以为要像官府交税一样,送上一些孝敬,或是有淋尖踢斛,可是杨记的掌柜却笑着拒绝了他们准备好的孝敬

    “我们这里不搞那些东西,谁要是真搞这个,你们只管来告,保证一告一个准。到时候砸了世袭罔替的铁饭碗,倒霉的还是自己。你们这粮食,是从哪运来的?”

    “王庄,王老爷那里。我们是他的佃户,按说粮食往年也卖给他。可是今年因为收的粮多,他收粮食的价格比往年要低了三成,我们又欠了他的印子,要是按这个价格卖,死活是还不上,就得卖田了。卖给你们杨记,我们倒是能还清饥荒,这也是唯一的出路。他家里的家人放出话来,粮食只能卖给王老爷,否则就要我们好看。我们庄户人,也是斗不起他,可是为了活下去,只有拼一拼了。您看我们这么多人,就是准备拼命的。”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志怪书 武圣! 阵问长生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过河卒 玄鉴仙族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