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八十章振聋发聩(下)(第 1/ 页)

    杨廷和为人素来持重,他对你态度上好一点,甚至笑一笑,并不是他脾气好,只是他讲礼貌,尊重与自己对话之人的人格。笑是一回事,该收拾起人来,也绝对不会手软。如果有人认为他对自己笑,就可以和他接近,多半会死的很难看。

    即便是一些文武重臣,与他谈话时,也谨小慎微,生怕触怒元辅。像杨承祖这样,与杨廷和公然硬顶的武官,差不多就是珍稀动物的级别,即使茶馆不是值房,但是一个武官在文臣面前也该时刻保持恭敬。像他这种态度,就差在自己头上贴上一个佞幸的标签,表演一下什么叫小人得志。

    杨廷和倒是没有什么怒意,反倒很有兴趣的看着杨承祖“藏富于国?这个说法倒是有点意思。老朽总算知道,为什么天子重用大都督,想必在安陆时,大都督就经常向万岁提及此类言语,让万岁大觉有趣。你不妨说一说,怎么个藏富于国,又有什么好处?”

    杨承祖拿起眼前的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元翁,藏富于国,该怎么做,我想您比我还要清楚。人们都说朝廷占有盐铁之利,可事实上,我们从盐铁上收益又有多少?再说到矿山,那些矿藏承包给商人,朝廷得一点点税金,所得之数,远比开采的收益为小。再有海运,升庵兄也去过东南,和那些海商会过的,他们有多少的利润,心里也有一本帐。可是他们交的钱又有多少呢?船引一张,朝廷只得区区三两银子,税金低的惊人。大笔的利润流入民间,为商贾、大绅所有,家中泼天富贵,玉堂金马,朝廷做事,却举步维艰,这样的事,不公平。”

    “洪武初年,民生凋敝,所以天子休养生息,藏富于民,使民间可以恢复生机恢复活力。可如今的局势不是洪武年,朝廷养了这么多年的民力,也该是要让他们回馈朝廷的时候了。下官在东南练兵的时候,找民间募捐,多亏升庵兄出面,与大家写诗做画,喝花酒,才能募到一点款子。要不然就要朝廷给好处,如果不给好处的话,一分钱也募不到,日子比起和尚还惨,这就是我们要养的民力啊。所以,藏富于民,是没有用的,真到用款的时候,并不一定能拿到钱。只有让银子放在国库里,才是真正于国有益,所以该收的税要收,该赚的钱要赚,否则的话,就像上次北虏困城一样,我们这里急着打仗,那边的商人却想着把米价上扬!除了赚钱的行业外,涉及民生乃至朝政安稳的行业,也必须由国家控制,不能放任自流。像是粮食,像是盐铁,这些东西出了问题,是要天下大乱的,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才能保证,江山稳固,万民安稳。”

    杨承祖边说边比画着,用着明朝人能听懂的语言,介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道理。这些道理不是杨廷和所能理解的,也不是他所能理解的,以杨承祖的才能,只能让其尽量通俗易懂,让杨廷和可以听明白。

    这种来自数百年之后的理念,如果按这个时代衡量,差不多就是第二个圣人之学,或者说比起孔孟之说,见识上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属于真正讲述国家命脉,国家结构的东西。

    杨廷和是这个时代中,政治见解最高明的那一类人,自身的才学也很出色。能够坐稳首辅这个位置,施政手段,也少有人及,处理实务庶政,都很有一套。但是以上这些,在这种超越时代的先进理念面前全都没有意义,在听到杨承祖系统的讲解了生产资料重要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类的言语之后,他竟然陷入了瞬间的呆滞状态,半晌之后,才恢复正常。

    对于一位政坛上的强人而言,这样的表现,绝对算是失态。杨慎,谈放鹤,也都是才俊,一般的理论,在他们面前也讨不了好处,可是在这些观点面前,他们也只有聆听的份,想要反击是不怎么可能的。

    “大都督,高见,高见。万岁如此信任大都督,果然是知人善任,您说的这些,确实振聋发聩,令老朽茅塞顿开,很多过去没想到的事,现在都想明白了。”

    杨承祖哈哈一笑“元翁,这些都是晚辈信口说的,粗浅的很,登不得大雅之堂,您别见怪。只希望您能明白,我对付盐商也好,恢复开中法也好,并为为了私利,纯粹是出于公心。或许我们走的路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一样,都为了让这个天下变的更好,也算是殊途同归。如果元翁没有别的吩咐,下官要告辞了。”

    像是这种在首辅面前主动提出要离开的武官,杨承祖差不多是第一个,那些在杨府外面排队等召见的一品武将,就算坐半个月冷板凳,也不敢这么放肆。杨廷和却拦住他

    “殊途同归么?人要走向什么目标,确实非常重要,可是,走什么路达到这个目标,也同样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目标是对的,就忽略了到达目标的过程。大都督或许认为,老朽很迂腐,但是我想要劝大都督一句,正是因为有了规矩,才有了这个天下。你说那些东西,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没有规矩,就算有再多的道理,也救不了天下。”

    杨承祖郑重的施了一礼“元翁说的极是,您是读书人,念的圣贤书,求的是治世之道。希望天地之间,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规矩。我们每个人,都按着这个规矩在活,谁破坏了这个规矩,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是罪人。您的这个观点,下官是支持的,如果天下没了规矩,也就不成为天下。”

    杨承祖先是对杨廷和的观点表示了赞同,随后又道:“可是,下官是武人,生于市井,见的也是人间百态。我只知道,有太多的事,光靠着规矩是没用的,坏人不守规矩,好人守规矩,那么好人就只会被动挨打,处处受制。纵然最后可以赢,但在赢之前,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我这个人是个只喜欢占便宜不喜欢吃亏的性子,我不希望自己吃亏,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吃亏,所以抄近路,走捷径,至于这样做是对是错,那也没什么要紧。当然,做事是要守规矩的,可是我的规矩,和您的规矩不一样。天大地大皇帝最大,于我而言,这就是最大的规矩,其他的规矩,都不重要。”

    说完这些,他拱拱手,就这么告辞离开,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茶馆外面,谈放鹤问道:“恩师,您觉得?”

    “此人确实是我大明难得的栋梁,可惜,走错了路。像这种大才,路走错了,为害就更大。就像那支新军一样,不管是多么了得的精兵,也不是万民之福。所以这个人,必须要想办法除掉了,把山西那边的案子理一理,事情查个清楚。既然他决定了走这路,那付出代价,也就不要怨天尤人。”

    父子师徒三人出了茶馆,杨慎则紧皱着眉头还在回忆着那些生产资料之类的言语,而杨廷和坐在轿子里,双眉紧锁,若有所思。一些长久以来困绕他的问题,至此,仿佛水到渠成一般,找到了一条解决的途径,整个人的思路,都异常的顺畅。只是这条路的终端,却是异常凶险,让这位首辅只觉得身上渐寒。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m.piaotian.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过河卒 武圣! 志怪书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仙人消失之后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