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六十二章科道互查(二)(第 1/ 页)

    杨承祖手中捏着那个帐本,又从宗玉子那里,得到了不少东南豪门,与海盗之间往来的书信。他现在执掌厂卫,位高权重,这些东西拿出来,完全可以把某些人抓到诏狱里先关上一段日子再说。

    与之前的江彬不同,江彬出身军伍,更在意的是部队儿郎,对于这些番子或是缇骑的力量并不看重,也不怎么在意探人阴私拿人把柄的事。他靠的是正德的圣眷,而不是道理,遇到问题,就摆明车马打上门去,一力降十会,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杨承祖却没有这种边军出身的人那种粗豪气,他做事,更喜欢用阴招,对于情治机关的运用,也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他没做过类似的工作,可终归是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东西,当大明两大情治机构都被他抓到手中后,沉寂多时的厂卫,就焕发了全新的活力。

    必须说明的是,这两个机构都是对内而不对外,并不承担搜集外敌情报的任务。包括锦衣卫各千户所里,也没有驻外机构设置,其设计之初,就是用来钳制百官,作为天子耳目使用的。杨承祖现在对于机构的作用,也是放在这方面,通过收买,安插耳目等方式,在各大臣家里,布置自己的力量。

    搜集文武大员的阴私,监视其言行,抓到把柄,然后以把柄为要挟,进行利益上的交换,才是他所推崇的处事之道。像是那些帐本和把柄,在他手上往往就能变成真金白银,乃至于重要职位上的空缺,然后把合适的人放上去。

    可是这种资源并非人臣所能轻用之物,如果让天子觉得,满朝文武都可能受杨承祖节制,那也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事。所以他虽然控制了这种资源,也有了对应的实力,但是表面上,他还是要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就算是被官员弹劾,也要装出无力反抗的模样,任人攻击,只有等到万岁发话,他才敢动手。

    嘉靖道:“今天,兵科给事中王启年上了道本,倒是有点意思,提议复套。这算是最近的奏折里,最有意思的一份奏章了。朕听大哥的举荐,起复杨一清做三边总督,干了一年多,倒是很不错。三边军储,马政,都搞的有声有色,北虏在三边那里也没闹出什么动静来。现在据说兵政钱粮,都弄的不错,王启年那帮人提议收复河套旧地,倒是个好事,大哥以为如何?”

    “臣以为,此事需要慎重。如果臣所料不差,万岁若是准了此本,他们就要建议,以五营新军为主干赴边,收复疆土。归根到底,还是不希望这些人马,掌握在万岁手里。”

    “大哥,说的好。虽然人不在朝堂,但是对他们的想法,猜的分毫不差,真乃朕之智囊。”嘉靖满意的称赞

    “朕说这奏折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一点,那些人,果然跟大哥分析的一样,就是看新军不顺眼。先是瞒着朕,卡新军的钱粮供应,现在又借着收复疆土的旗号,要让新军去三边杀敌。套是要复的,新军,却不能动。朕的意思是,徐徐图之,先用几年时间积蓄钱粮,训练士卒。等到养成气力之后,再去收复河套也不晚。”

    杨承祖对于新军的建设,还是按着军官团的构想,这五营新军的意义不在于自己这一万五千战力,而在于其作为教导队,可以去训练其他部队。按照他与嘉靖的想法,这五营新军进京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三大营的改编,重新编练,一方面用新军镇场子,另一方面,把新军的骨干作为军官派到三大营里,按新军标准进行编练。

    虽然三大营糜烂以久,不过几万战力还是凑的出来的,再以募勇选锋等方式,二十个营以上的新军不成什么问题。按照新军的模式训练,即便是战斗力无法达到新军标准,对皇帝个人的忠诚度也能提高到新军的层次。

    这里面,自然要有和朝内勋贵的勾兑,京师勋贵经营多年,与三大营内的关系盘根错节,有他们协助,工作上就容易开展。以往文官在三大营或是军队里伸手的方法,就是控制部队的补给,通过拿捏部队的生命线,保证自己的力量能渗透到军队里。

    再者,军人并没有多少文化,在他们眼里,世间的道理还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一个饱学之士说的话,他们下意识的就会接受。这也是社会整体上,认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氛围下,形成的意识。是以读书人对于士兵的控制,比起武人来,先天上是有优势的。

    杨记的存在,使得部队的补给方面,不用再像过去一样依赖于文官系统,加上勋贵的合作,新军的整编完全可以自己进行,不给外人插手的空间。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一部分大臣心里不满意,也就千方百计的想办法,给新军找不痛快。

    前者新军刚到京时,就有人卡过新军的补给,想要让这些人先在京师附近劫掠行商,把名声搞坏。没想到新军的纪律性太强,加上福利及家属各方面的考虑,长官命令下,士兵在营里挨饿,没人敢出来搞破坏。预先的安排,没能发挥作用,这次就只能借刀杀人,借天子好军功的想法,想要把新军调出京师。

    杨承祖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已经把这种可能想到了,嘉靖也就没上当。但是天子显然没准备就这么算了。“大哥,你回去之后查一查,这个王启年是受谁的指使。这种小角色,朕不去理他,可他背后的人,不能就这么算了。还有,这些言官仗着风闻言事无罪的权力,跳的太凶,朕要好好收拾他们一下,你帮朕想个办法。”

    “言官风闻言事无罪,乃是祖宗家法,当年洪武爷爷设这个家法时,想的可是让他们帮着皇帝,制约宰相。洪武爷爷设锦衣制约百官,主要还是防范武臣造反。以言官制约宰相,是为了以小制大,以免走上宋朝相权过大,天子连杀个人都不能自主的旧路。可惜啊,后来锦衣名存实亡,言官却倒戈到了六部及首辅那边,跟天子作对。万岁若想乾纲独断,还是得像洪武爷爷那样,让言官为我所用,让他们咬谁,他们就咬谁。要想做到这一步,就得换血,培养出一批,完全忠于天子的士人担任言官。在那之前,就只有用言官来制约言官了。”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m.piaotian.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武圣!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过河卒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