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长歌出汉关(第 2/4 页)
而王进带领的亲卫骑兵在突破敌人的侧翼之后,径直掉头,填补在主力骑兵的左侧,从而使得原本因为要对付另外一支负责牵制的蒙古骑兵队伍而落后的明军左翼再一次和右翼保持一致。
而本来就只有四份的蒙古骑兵,在转眼间就消失了一支队伍,其余三支队伍就算还能保持队形,原本熊熊燃烧的热血也基本被冷水浇灭。刚才王进这个接触大规模骑兵作战最多的名将带着大明最精锐的骑兵队伍,上演了一次教科书一般的声东击西,谁都不会想到,正面怒吼而来的明军骑兵主力竟然只是诱饵,真正的杀招竟然是一直在外围观战的一支小小队伍。
本来以为可以通过分兵战术牵制明军各路骑兵,从而伺机寻找突破口的蒙古将领,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以为自己的对手还是没有什么本事的稚嫩新手,更以为自己手下的骑兵能够像蒙古本部骑兵一样在自己对手做出反应的同时不需要将领的指挥也能够做出足够的快反应。
可是明军骑兵已经不是当初初出茅庐时候的愣头青,从最初的天武军百战都五百骑兵展到现在上万人的规模,足可见战火对于明军骑兵的历练。一支强大的军队除了兵刃衣甲应该不落于下风之外,还要有其刚强的意志精神传承,还要有一场又一场战争积淀下来的战斗战术经验。
神策军是当初天武军分出去的,也是少数几个参加了襄阳大战、咸淳北伐、永乐北伐等等大战的大明绝对主力战军,在战斗经验上面就算是天武军再怎么不服气也得承认,人家打了全场的是要强上那么一些。
更何况神策军还有经历过历次大战保留下来的老卒,每一支主力战军的精锐士卒并不是全部都要进入禁卫军,基本上各军都会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劲卒,一来可以通过这些老卒训练出来更多能够继承本军光荣和意志的新兵,二来也能够在关键时候起到力挽狂澜或者一战定鼎的作用。
而相对应的蒙古骑兵已经消耗太多,无数的新卒被强行补充上来,缺少足够的经验,基本上率领他们的什长、百夫长战死,这些新卒也就彻底丧失了斗志,变成嗡嗡乱转的无头苍蝇。
“不要纠缠,散开!”另外的明军旅长霍然扬起马槊,上千名骑兵在各自都头的带领下,飞快的向四面八方散开,从两侧呼啸而来的蒙古骑兵,就像是重锤击打在水面上,无数的水花迸溅,但是实际上水并没有少多少。如果此时从天空中看去,上千名明军骑兵熟练流畅的变阵,就像是在荒漠狂风中骄傲盛开的花朵,朵朵花瓣展开,一枝枝马槊映衬着阳光和雪光,银光闪闪。
只不过这大漠荒原上盛开的花朵,绝对不只是漂亮。
更加致命。
不得不说蒙古骑兵的统帅反应在之前王进曾经遇到的对手中也是一等一的,一击不中的蒙古骑兵很快平行前进,只是不断地加快马。四下里散开的这千余名明军骑兵,实际上就是在周围拉开了一个口袋阵,只不过现在他们以散开的千人对每一边人数都要过自己的蒙古骑兵,倒是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吞不下去,自己反倒是有可能被胀破。
蒙古骑兵迎面的明军骑兵缓缓勒住战马,调转马头。他们这个方向不过只有两百余人,却要面对两千人的蒙古骑兵,除了疯子,是不可能阻拦得住蒙古骑兵冲击的。
“死战!”领队两名明军都头用喑哑的声音低吼道。
“死战!”两百骑兵同时端平手中的马槊。
蒙古骑兵如同黑色的旋风,转瞬就会冲到面前,此时无论是火铳还是箭矢,都已经难以阻挡,反而会耽误明军骑兵提冲击的时间。所以还不如就此直接迎面冲上去。
两支骑兵狭路相逢,与其说是在考验双方的战力和武备,倒不如说是在考验双方的意志力,毕竟飞快奔驰的战马和巨大的冲击力,足够抵消这个时代所有先进武备带来的优势。两名都头可不想在用弓弩和火铳杀掉少量蒙古骑兵之后,被那黑色的浪潮所淹没。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