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桃源村生活(一)(第 3/4 页)
可是,完全不知道晋王在哪里,燕皎然也没办法立即找到他。而这个时候,淼淼便说可以有特殊的方式让她立即到达晋王的身边。
燕皎然不知道淼淼用什么方式,她没有问,也不敢问。因为她知道,为什么淼淼一开始没有说出来?一定是因为这样的方法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可是,即使如此,燕皎然也想要立即出现在晋王身边,所以,她逼迫自己掩盖了那对淼淼的不忍和愧疚,让淼淼帮忙让她和晋王团聚。
但阴差阳错,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燕皎然是匆匆忙忙留了书信在桌上让老夫人和云柔嘉她们好好照顾宝宝们的,但等燕皎然一阵天旋地转之后,却发现淼淼和墩仔都出现在了自己的身边。
但不等燕皎然惊讶,整个人就被全身几乎是浸泡在血水之中的晋王吸引了全部的心神!
那天的雨实在是太大,而周围的环境又太过陌生。燕皎然不仅要顾着昏迷不醒的晋王,还要分神注意着墩仔和淼淼两个小孩子。到最后,燕皎然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昏过去了,而等她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躺在床上。
自然又是一番兵荒马乱,大概是半个时辰之后,燕皎然才明白她和晋王以及两个宝宝是被这个桃源村的人给救了。
燕皎然曾经在另一个世界里读到过,那个世界他们所在的那个国家古代有个人写了一篇《桃花源记》,里面记载了一个渔人误入世外桃源的事情。而听了那村长的介绍,燕皎然发现这桃源村居然就和那篇《桃花源记》里记载的村落差不多!
至少,这种与世隔绝是几乎一模一样的!
在确认了淼淼和墩仔没事,而晋王在自己喂了特效药之后也不会再有性命之忧,燕皎然这才开始询问更加具体的事情。而这一问,就问出了许多她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来。
根据有资料的记载,这个桃源村居然已经存在了六七百年了!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朝代更替,可是桃源村却像是时间禁止了一般,永远都这么安静、祥和与安稳。
当然,这并不是说桃源村里当然都是些老妖怪,只不过,桃源村的祖先陶公望提出了很先进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并且召集当时所有的村民制定了村规。即是——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两个孩子,谁多生就依村规进行处罚,严重超生的,永远逐出村子,不得再回到这里居住。
“可是,这样的话,如果男孩儿比女孩儿多,或者是女孩儿比男孩子多又怎么办?”燕皎然记得,男女不平衡的话,人口问题就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啊。难不成,这儿还可以允许一夫多妻或者是一妻多夫的制度?
记得当时听了燕皎然的疑惑,六婶——现任村长的妻子就笑得前俯后仰的,然后才给燕皎然解释。
这也是桃源村的一个神奇之处。
······
桃源村有一种叫做“花草”的草药,只长在村口的两棵榕树下面,而这两颗榕树分别为一公一母。于是,神奇的就在这里——如果吃了公榕树下的“花草”,那么就会生下男孩儿;同理,如果吃了母榕树下的“花草”,那么就会生下女孩儿。
因此,这村子里的人家基本上都是一儿一女,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桃源村存在的时间上百年,但从时间的长河上来看,桃源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几近为零。
据说,当初桃源村的祖先为躲避战乱,在六百多年前从如今的淮州逃难迁徙而来,他们溯江而上,最后找寻到这块风水宝地定居下来。因为当初逃难的人领头人是陶公望,所以桃源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他们在这里开田辟地,过着自给自足而又富足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桃源村人从最初的几户人家,很快发展到了一百多户。人口的急剧增长,四周的山林也被全部开垦,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争斗。
大家都是逃难来的,心里都想着过这和平安宁的生活,因此,桃源村的祖先们不得不为寻找到一个方法解决这种矛盾,拔除这类似的隐患,不然长此以往,后面的子孙将不会有田地耕种。
身为领头人,陶公望自然比普通村人考虑的更多,这次也是他先相处了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控制人口的增长。于是他便连夜召集村民进行商议,最后大家熬夜讨论了之后,终于订立了一条村规:这儿的人只允许一夫一妻,而且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两个孩子,谁多生就依村规进行处罚,严重超生的,永远逐出村子,不得再回到这里居住。
听了六婶的介绍,燕皎然都惊呆了,她觉得就像是在听一个带点儿奇幻色彩的故事一样!
似乎是看出了燕皎然的怀疑,六婶又说,在桃源村,只有正月初五和初六的日子才能说媒定亲,而婚礼则只能在农历二月十六日或十二月二十六日才能举行,其他日子都不允许成亲。
用桃源村这里的土话来说就是——“一棵树上一窝雀,多一窝就挨饿”、“崽多了无田种,娶不了媳妇;女多了无银两,嫁不出姑娘”、“人会生崽,地不会生崽”……
正是因为这样的策略,使得当初在桃源村定居的时候,桃源村有一百六十户人家,人口总数为七百二十个人。到了现在,桃源村一共有一百五十五户人家,而人口总数则有七百五十个人——几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