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医馆开张,冤家路窄(3)(第 2/2 页)
也该做点自己的事情了!男人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女人也不能真的在家混吃等死。姚燕语默默地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三天,姚姑娘每天一早就来医馆,在那棵月桂树下,一躺就是半天,中午自己带来的厨娘在后院开小灶,每天都是她爱吃的精致小菜和养生粥,吃饱喝足在院子里转一圈儿,回来在书案上写写画画,弄到日头偏西的时候就收工回家。
三日后,姚姑娘写了一份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奏折。自然,她的措辞太过白话,所以费点字。没办法,在这里生活了十年依然学不会那些读书人的之乎者也。
这份奏折她没有直接送到皇上面前,而是给了张苍北张老院令。
这老家伙看到奏折终于舍得把手里的野史杂记丢开,倒是颇为认真的看了三遍,然后点头,抓过笔来在后面唰唰几笔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还给姚燕语:“送上去吧。”
姚燕语很是诧异,心想老头儿你是犯懒也不能这样啊,这可是给皇上看的!
不过上面签上了老家伙的名字,就算是有什么不妥皇上怪下来,也有他给顶着。怕什么?大不了脱了这身官袍回家吃自己去。
于是当晚,姚姑娘的第一本奏折便送进了宫里,呈放到了御书房的龙案上。
姚燕语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提出的第一件事是朝廷花钱买民间古方,把民间收藏的古方都收上来,检验校正,之后系统的编写成一本书,就叫《古方大全》。
第二件事情是她想编撰一份教材,是专门给医女学习用的,讲一些养生护理专业知识。
这一点倒是不用朝廷出钱,现在门阀贵族都有钱,有钱难买健康,哪家都有百十个家生奴婢,只要皇上发了话,每家送十个八个过来学习总是有的,每人收一定的学费食宿费,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进账,最起码可以维持医馆的日常开支。
第三呢,她还提出把自己收藏的《本草拾遗》这本古书整理出手抄本来献给医馆,以后医馆里来的级别高的医官可以无偿翻阅学习,算是她个人对医馆的贡献。
这一点很让人刮目相看。
这个时代的人都讲究秘方,秘制,秘藏。私家拥有的东西生怕被别人知道。像《本草拾遗》这种失传了上百年的东西拿出来给人无偿翻阅学习,这在别人开来无疑是疯了。
但姚燕语却不这样想。
她始终认为像《本草拾遗》这样的科学遗产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就算是姚家世代珍藏了它,但依然不能独吞它。何况它是一本医书,著书的人本就是怀着济世救人的心态把这本书写成,它就不应该被束之高阁无人识。
不管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本书都应该拿出来献给朝廷。只有国家的力量才能把这本书的价值完全体现出来,去救治更多的人。
对于这件事情,最轰动的地方当属太医院。
太医院的各位太医但凡在医界有点成就的都听说过这本书,但却无缘得见。如今听说姚主薄把这本家藏的书献出来了,只要是在国医馆任职的人到了一定的级别都可以随便翻阅。
于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纷纷给自己的上级长官提出申请,想调任国医馆就职。这就像是练武的人看见传说中记载盖世神功的武林秘籍一样,这些人不但想去看看,还想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