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无辜责难,再议继室(4)(第 2/2 页)
姚远之听说这是凝华长公主送给女儿的珠宝,更是高兴,说起来,自己的嫡女凤歌虽然也准备了礼物,却着实不如这些东西贵重。姚家累世巨富,虽然不在乎这点珠宝,但好东西就是好东西,价值连城,谁都喜欢。
于是姚大人连声夸赞:“东西虽然珍贵,但到底比不过你的一片诚心。老太太和你母亲都会很高兴的,还有你两个嫂子和妹妹也会感念你的情谊。”
姚延意在一旁笑道:“我先替你二嫂子谢妹妹了。”
姚燕语忙道:“一家子亲骨肉,何必说的这么生分。我的什么不是父母给的?老太太疼我这么多年,我总没尽过孝心,我也没有别的什么,想着这是长公主赏的,托父亲拿回去让祖母和母亲嫂子们瞧着高兴高兴也就罢了。”
姚远之和姚延意都很高兴,说话间,曹师爷进来回道:“行李已经打点妥当,大人是否亲自查看?”
“不用了,燕语做事,我很放心。天色不早了,大家都早些歇息,明日我们还要早些启程赶路。”姚远之摆摆手,又叮嘱姚延意:“你好生用功,明年春闱若不能榜上有名,可没脸回江南去了。”
姚延意忙躬身答应,和姚燕语一起恭送父亲回房。眼见着姚远之带着曹师爷等人走了,姚燕语方问姚延意:“二哥,今日我出去,恰好遇见宰相府丰公子跟一个姓萧的公子一起走在街上,连云瑶郡主见了他都礼让三分。不知这萧家是什么来路?”
姚延意惊讶的看着姚燕语,说道:“跟丰大公子在一起,又让郡主礼让三分的萧公子,必然是帝师萧家的人了。妹妹缘何会跟他们遇到?”
“帝师?”皇帝的老师?姚燕语心想皇帝现在都五十多了,他的老师那得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姚延意看姚燕语一脸茫然的样子,微微笑道:“我也是听父辈们说的,皇上少年时得遇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书生,姓萧,名旦,字元开。皇上见他谈吐非凡,才华横溢,拜其为老师,每日跟他谈古论今,学习帝王之道。后来皇上登基为帝,欲封萧元开为太傅,进尚书苑。可萧旦却婉言谢绝了。皇上无奈,只得赐予‘帝师’的称号,又在江南富庶之地赐下良田六百亩,让其养老。世人便称其为萧帝师。”
姚燕语点点头,心想这位萧老头还是挺有骨气,也挺有远见的。知道伴君如伴虎,皇上登基之前只是皇子,怎么说话都无妨,登基之后贵为天子,读书人一向秉性耿直,万一不小心就会触怒天颜,丢了性命还是个糊涂鬼。还是回家种田读书享清福的好。
姚延意不知姚燕语心中所想,一边陪着妹妹往后院走,一边继续讲故事:“后来,萧帝师的儿子萧颖从科举入仕,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步步高升,至四十岁时,皇上重用他,封他为东南总督,总理福建沿海及琉球岛海面上的海防要务。后来琉球岛被红毛贼袭击,萧总督不幸落海身亡,连个尸骨都没找到。皇上心痛万分,追封萧总督为靖海侯,可世袭罔替。你所说的这位萧公子应该就是当年靖海侯留下的独子。听说萧帝师有家训,萧家子弟若想入仕,必从科举。明年是春闱之年,这位萧公子定是进京应试来了。”
姚燕语惊讶的‘啊’了一声,问:“这么说,这位萧霖萧公子就是靖海侯了?”怪不得连云瑶都对他礼让三分,出门逛街都是丰家大公子相陪。
“据说萧颖只有一个儿子,从小随萧老太爷养在身边,教习读书。萧老太爷当初跟丰宰相有些交情,如今萧公子进京应试,丰宰相自然会代为照顾。说起来,除了他也不会是别人了。”
姚燕语轻笑道:“他都是侯爷了,还凑什么热闹?考个进士对他有用吗?”
“这却不然,他现在虽然食侯爷俸禄,但却没有一官半职,萧老太爷感念皇恩,必然会督促孙子上进。让他走他父亲的路,从科举入仕,报效朝廷的。”
姚燕语点点头,心说这萧老头儿还真是耿直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