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朝天阙(六)求月票(第 1/2 页)
洛阳广化寺,宏伟壮丽。
循三十多米长的斜坡石阶而上,就见一座高大山门,巍峨耸立。
寺院中包含了天王殿、伽蓝殿、三藏殿和地藏殿四座雄伟大殿。站在天王殿的广场上,可以眺望对面香山。循伊水西眺,北邙山峦起伏,在晨光中蒸腾朦朦晨霭。
天王大殿中,智贤法师闭目不语。
他已年过六旬,个子不高,肤色黝黑,眼窝略显凹陷,带着非常明显的东南亚人种特征。
诃陵国,又名叶调、阇婆、耶婆提,爪哇国。
其梵文名叫做yavadvipa,是东南亚古国,位于后世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地区,是一个佛国。
智贤法师,也就是若那跋陀罗法师静静跌坐在蒲团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全然无视坐在他对面的上官婉儿等人。
“法师,你真不愿意告诉我,无畏去了何处?”
上官婉儿心里的火气有点大,言语中更带着隐隐威胁之意。
若那跋陀罗睁开眼,用嘶哑声音说道:“无畏去无畏处,老衲焉能知晓?”
这老和尚,在打禅机。
杨守文突然明白了玄奘法师为何要编撰《五咒》,恐怕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种状况。
佛门弟子无所约束,特别是那些香火旺盛的寺院佛徒,亦或者是大德高僧的门下弟子,俗世律法对他们根本没有用处。于是,玄奘法师编写《五咒》。所谓的‘咒’。其实就是对佛门弟子的约束,令佛门弟子接受俗世律法的惩戒,以达到整治佛门的目的。
杨守文已经通读《五咒》,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玄奘法师在死后,玄硕身怀《五咒》却逃离长安,四处漂泊。那《五咒》一旦被朝廷采纳推行,将会极大程度上形成对佛门弟子的约束。就如同眼前这若那跋陀罗,佛法精深,却无视律法。
说句难听一点的。他就是在倚老卖老。
“姑姑,我们走吧。”
杨守文眼见上官婉儿似乎有些压不住火气,连忙伸手拍了她胳膊一下,低声说道。
上官婉儿冷静下来,缓缓起身。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