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84章 混入(第 2/2 页)

    而且,这些知识分子学的也确实是正经东西——德先生,赛先生,还有各种主义,当时大量留洋的精英知识分子,我们发现很少会有人改信基督教,更很少有人玩“小资”“品位”装逼。甚至我们从没听说谁起了个洋名,不信教也过圣诞节之类的,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崇拜延伸到西方的一切和西方人本身的崇拜的爱屋及乌,也甚少发生。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虽然激烈,但是对西方的崇拜和向往还是保持了理性的。

    即便是这类学者,也只是当时学者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学者还是保守派和开明传统派。而且在民国,依然只是少数学者崇拜西方,普通百姓仍然是保守和排外的,至少对西洋文化和洋人本身是无感的。

    另外在民国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的上流精英阶层的男子,很多都能娶洋人为妻,却极少有听说中国女子嫁洋人的。极少数的中国上流社会女人如能够留学或移居海外。依然能保留很多传统美德。

    现在看看中国女人为了嫁到国外,连要饭的外国人都会嫁,哎时风日下了。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女人如此集体不假思索地倒向外族男人的怀抱,

    是女人都是有某种天生的贱性。看见更强大或者更有魅力的异族男人就会主动抛弃本族男人,投向异族男人怀抱,还是本国男人没有吸引力了。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普遍地崇洋媚外的?或许我自认为有了答案,但是当那曾经在年轻时充满了理想和情怀的一代人,最终却在岁月的蹉跎中沦落为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开山鼻祖”和一副庸俗的形象,那些在毛时代充满了革命激情的一代人,却在邓和后邓时代倒行逆施和默认着逆向民族主义,无限吹捧国外贬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政策和宣传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答案又感到模糊起来。

    最早中国人想的是师夷之长以制夷的目的去学习西方的先进东西,后来干脆就是外国人用的就是好,外国人说的就是对的盲目心理了。

    在崇洋媚外泛滥的今天,很多中国人开始了民族意识和种族意识的觉醒。

    闻昊即喜欢中国文化,但是不排斥国外的先进东西。

    其实中国人民国时期以前还没有达到崇洋媚外的那种心理,那时许多学者都是中西贯通的。

    就是那些上层的社会名媛如唐瑛,陆小曼这些有名的交际花,不仅懂国粹京剧,还会西方的歌剧之类才行。

    那时的人不仅立足在本国文化之上,才开始学习外国的东西,不是只喜欢外国的而放弃本国的文化。

    而真正的崇洋媚外的时期应该是开放之外,外国的东西一下涌进来,那时的人好多就认为只要是外国的东西,都比本国的好,只要一听进口的就不加区分就说好。

    甚至有些中国产的东西,在国外转一圈回来后,贴上国外的标签,就受到中国人的追捧了。

    这种情况现在也在慢慢改变的,一些民族的东西慢慢进人了中国老百姓的心里了。

    闻昊利用这个六国饭店是外国人多的优点,巧妙的用一首英文歌曲将张岚捧红了。

    也是因势利导了一下。洋人一追捧,加上原来那一首中文歌曲也是一夜传遍了整个天津,一下子让张岚在天津成为最有名气的歌手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沉溺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江湖三女侠 不是吧君子也防 酒仙斗罗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高武三国 重生大唐当奶爸 带着淘宝快穿